刘宇昆在作品中 , 让潜艇通过鱼鳔来调节升力 , 从而在水中移动;决斗者搭乘风筝在空中战斗 , 巨型羽毛做成的桨推动竹子做成的飞艇前进 , 还有用草药增强的隧道挖掘机……
获得2019星云奖最佳中篇小说奖的《茶师傅和侦探The tea master and the detective》 , 也被认为是丝绸朋克的代表 , 其中充斥着中国元素 , 故事的主人公之一 , 就是一名太空旅行者提供精神药物的女药剂师 。
1996年出版的理查德·加芬克尔的《天体物质Celestial Matters》 , 也被刘宇昆认为是丝绸朋克题材 。 书中呈现了一个托勒密版的宇宙 , 涉及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和中国的气理论 。 新加坡作家杨雅君(Neon Yang)也很擅长“丝绸朋克”式的作风 , 以J·Y·杨(JY Yang)名义出版的《天堂的黑潮》(The Black Tides of Heaven)曾提名2018年度雨果奖最佳中篇小说 , 该系列包含了大量来自古代东亚的灵感 , 封面也是扑面而来的中国风 。
2.中国文化内核的表达 。
如果说中式美学元素是“形的堆叠” , 那么东亚叙事风格和中国哲学的浸润 , 则是丝绸朋克作品中东方神韵的来源 。
作为中国科幻小说的译者 , 刘宇昆经常被问到中国科幻与西方科幻的区别 。 他提出了一个看法 , 英美科幻小说主要是由那些认同殖民者观点的人写的 , 而中国的科幻小说往往是由那些认同后殖民观点的人写的 。 中国科幻的作品 , 不在于它是由哪国人书写的 , 而在于它是为中国读者写的 。
鲁迅曾经形容中国科幻是——“经以科学 , 纬以人情”(鲁迅:这真是我说的) , 从中不难看出 , 在科学的陈述、理性的分析、深刻的理论之外 , 中国科幻也非常需要具有情感、隐喻等人文色彩的呈现 。 而这恰好正是丝绸朋克所强调的表达方式 。
丝绸朋克的世界观里 , 没有预设一个诸如蒸汽机、柴油机、核原子之类的动力源 。 丝绸之路 , 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概念 , 用来比喻中国到欧洲的贸易网络 。 以隐喻的方式 , 基于东亚的工程传统、工艺奇迹 , 构建一个全新的世界 , 供读者们探索 。
刘宇昆认为 , “也许科幻小说的最大特点是 , 它带来了一种古典科幻小说中常见的‘惊奇感’ 。 这种“惊奇感”的所有内在要求或外在表现 , 都反映了先进的经济、政治、文化 , 或从不同角度对世界的理解” 。
科幻 , 提供了另一种想象的可能性 。 举个例子 , 此前飞艇曾经因为事故、技术、能源效率等原因而淡出了航空领域 , 刘宇昆就在蒲公英王朝系列中 , 想象了一个用巨大的羽毛桨驱动的飞艇 , 这被认为是丝绸朋克美学的标志性形象 。 还记得《楚辞》中 , 如何形容中国古人的飞行吗?“墩将出兮东方 , 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 , 夜皎皎兮既明;驾龙朝兮乘雷 , 载云旗兮委蛇” , 驾龙载云 , 是不是和机械感完全不同?
对于全球读者来说 , 丝绸朋克代表了一个了解新文化和不同哲学体系的机会 , 而不仅仅是异国情调的浮光掠影 , 和异域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 。
3.基于中国科技土壤的未来想象 。
如前所说 , “XXpunk”的本源还是“朋克” , 就像蒸汽朋克的粉丝并不怎么在乎蒸汽 , 真正令他们着迷的是朋克精神中 , 对于当下科技社会和不确定性的反思与再造 。
长期以来 , 各种流行的“xx朋克”科幻 , 都是以西方主流文化作为根基 , 无论是赛博格、蒸汽时代还是未来主义 。 而今天 , 全球各地的人们可能都发现 , 强调现代化、工业化和发展主义的现代西方体系 , 在很多问题面前变得无能为力 , 比如工业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伤害、现代科技对人的放逐与抛弃 , 在诸多“xx朋克”作品中 , 未来都充斥着底层的绝望、大量的贫民窟 , 生活在环境恶劣的末日 。
丝绸朋克提供了一个东方为主体的视角 , 使得大家能够换一个角度 , 去认真思考科技与未来的更多可能性 , 而不是只能沉浸在西方叙事中 。
早在一百多年前 , 吴趼人就曾在《新石头记》中 , 让贾宝玉漫游文明世界 , 乘飞车游非洲 , 坐潜艇去南极 , 生物科技也发展到了极致 , 人人得以永生 。 这还不中式?还不丝绸?不过 , 相比朋克文化的反乌托邦色彩 , 中国作家显然保持着一股对家国复兴的渴望 , 对科技创新极大的信心 , 认为传统文化与先进科技相结合 , 会创造更理想的人类生存环境 。
【从《三体》到Silkpunk,这些中式科幻用什么打动了西方人?】这种文化偏好 , 或者说思维模式的不同 , 是中国科幻非常不同的一点 。 作为《三体》的英文版译者 , 刘宇昆就认为 , 《三体》有着工程驱动的态度 , 有独特的中国视角 , 是一个关于宇宙奇迹的故事 。
推荐阅读
- 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人类多次收到神秘信号,霍金:别回复
- 重大发现!《自然》封面:中国科学家发现世界级化石库,揭秘“从鱼到人”关键环节
- 科学家让实验室里培养的脑组织学会了玩《Pong! 》
- 强大得令人恐惧:这台望远镜可以让我们看见“三体”行星上的细节
- 俄罗斯版《三体》:毁灭人类的往往不是肉体,而是持久的精神愚昧
- 我80后,做5年空姐,没能跟土豪谈场恋爱,执飞时经常收到小纸条
- 《三体》:人类文明进化,黑暗森林法则,二元箔降维度,脑洞大开
- 人类自愿灭绝运动:没有三体入侵,“降临派”下手依旧特别狠!
- 糟糕透顶的诺贝尔化学奖名词翻译背后,藏着伟大的医学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