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巨头下场造车:短短一年时间发布5款车,名字“碰瓷”特斯拉


又一巨头下场造车:短短一年时间发布5款车,名字“碰瓷”特斯拉


文章图片


又一巨头下场造车:短短一年时间发布5款车,名字“碰瓷”特斯拉


文章图片


又一家巨头下场造车 。 在去年今日鸿海技术日上 , 纯电动汽车品牌Foxtron正式发布 , 并带来三款新车:电动中型SUV Model C、电动中大型轿车Model E和电动巴士Model T 。
时隔一年 。 2022年10月18日 , 鸿海董事长刘扬伟驾着量产版 Model C为鸿海科技日揭开序幕 。 同时发布了电动皮卡Model V和针对年轻世代的跨界休旅车Model B 。

短短一年时间 , 富士康发布了5款车 , 均以Model命名 。 是不是有点眼熟?特斯拉看了都直呼内行 。 据悉 , 三款车将在台湾地区、泰国、美国的工厂投产 。 电动休旅车Model C开放预购32小时内订单突破1.5万辆 , 预计明年下半年正式交付 。
Model B是一款紧凑型两厢掀背车 , 定位与大众ID.3相似 , 具备450公里的续航里程 , 百公里加速6.6 秒 。 至于Model V , 被视为鸿海填补乘用车及大型商用车的中间拼图 , 采用两厢式5人座的空间设计 , 拥有1吨的载重能力及3吨的拖曳能力 。

Model B
相信大家对于富士康不会感到陌生 , 这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加工企业、苹果手机御用代工商 , 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66%至4.66万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0480亿元) , 创下历史新高 。

不过长期来看 , 依赖苹果并不能让富士康赚得更多 , 去年毛利率已经跌至8.31% 。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势在必行 , 投身当下最火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 也在情理之中 。 创始人兼前董事长郭台铭曾多次表示:“既然我们能造iPhone , 为什么不能造电动车?不过就是四个轮子的iPhone而已 。 ”

说起来 , 富士康与汽车的结缘可以追溯到05年 , 当年斥资3.7亿收购台湾四大汽车线束厂之一的安泰电业 , 涉足汽车元器件的代工生产 。 此后的十年间 , 陆续拿下奔驰、宝马、特斯拉等车企的电子元件订单 。 值得一提的是 , 他们曾与和谐汽车、腾讯合资成立和谐富腾(拜腾汽车的前身) , 投过宁德时代、小鹏汽车、滴滴等企业 , 在电池、整车以及出行领域进行布局 。
过去一年 , 富士康造车按下“快进键” 。郭台铭亲自站台 , 收购、投资、合作十余起电动车项目 , 涵盖从整车到电池材料、智能驾驶舱 。 并且以2.3亿美元的价格 , 从电动汽车初创企业Lordstown手中收购原通用汽车位于俄亥俄州的工厂 , 拥有了第一家汽车工厂 。 今年6月又与泰国国家石油集团成立合资公司 , 建造面向东南亚市场的汽车工厂 。
富士康可谓野心勃勃 , 计划2025年电动车销量达到50万-75万辆 , 毛利率为10% 。 生产布局方面 , 在印尼、印度、墨西哥、中东、欧洲将陆续设立电动车或电动车零组件生产基地 。

作为“代工之王” , 富士康在制造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 实力不容小觑 。 但也有人不以为然 , 例如特斯拉CEO马斯克就表示:“汽车和手机相比非常复杂 , 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说 , 给我造辆车吧 。 ”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 富士康发布新车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有代工能力 , 从而获得更多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的订单 。 2020年10月 , 他们还推出MIH电动平台 , 提供三种不同的合作模式 , 帮助车企更快地交付车型 。 截至去年底 , MIH联盟成员已经接近2000家 , 其中不乏宁德时代、比亚迪电子等巨头 。
【又一巨头下场造车:短短一年时间发布5款车,名字“碰瓷”特斯拉】据悉 , 富士康已经拿到美国Monarch Tractor、INDIEV、Lordstown等车企的代工订单 , 有传闻它还将代工苹果汽车 。 能否转型成为既做汽车代工、又自己造车的“全能玩家” , 我们且拭目以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