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肖政三:汽车流通领域面临哪些新机遇?( 二 )


美国市场是什么情况?美国的新车销量达到1700万辆 , 二手车交易量为4000万辆 , 加起来年消费量是多少?5700万 , 将近6000万 。 我们是4000万辆 , 所以说我们还不是一个消费大国 。 我们的邻居日本 , 全年交易三、五百万辆新车 , 但是二手车交易量达到七百多万辆 , 德国也是如此 , 都是二手车拉动新车 。 我们还是处于新车销售为主的阶段 。 要走向真正成熟的汽车市场 , 二手车的交易量必须要提高 , 中国的汽车市场下半场就是二手车 , 而且这个下半场已经隆重登场了 。
#02
机遇二:新能源
我们的经销商集团的机遇在哪里?有一部电影说得非常好 , “吃一个 , 夹一个 , 看一个” , 三部曲 。 我吃定了新车销售 , 加一个现在二手车业务 , 因为我们的人员专业素质还不够完善 , 商业模式还没构建起来 , 怎么办?先夹住 , 还没有吃下去 。 “看一个”看谁?新能源汽车 。 为什么要看?大家都很清楚 , 现在以造车新势力作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 , 销售方式进行了转变 , 自己去做 , 或者代理 , 或者自营 , 有很多种方式 。 现在全市场的产品结构还在逐步变化 , 我想新车经销商也会纷纷转投到新能源汽车的业务上来 。 这是新车经销商 , 也是流通领域里面的一个机遇 。
新能源新车方面的机遇 , 是汽车工业的一场革命 。 新能源车在产能、动能、政策扶持 , 还有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同上得到促进 , 这就是它的机遇 。 消费者对新能源产品的认知助推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 。 它跟传统车的关系是什么?替代 。 它在不断抢滩传统车的市场 , 新能源车多卖一辆 , 传统车少卖一辆 , 是替代关系 。 当然有的专家说不是替代 , 我们认为是替代 。 今年1—9月份 , 新能源乘用车完成320多万辆产销量 。 新能源车发展很快 , 是汽车市场的亮点 。
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模式是多元化的 , 各家在经营模式的选择上 , 百花齐放 , 没有一个统一的做法 。 渠道是生产企业自建还是委托第三方建设 , 像传统车企4S店一样 , 这没有定论 。 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认知 , 谁好谁坏 , 看消费者认可与否 。 消费者才是真正的裁判 , 他是评判员 。 哪种好 , 哪种劣 , 它们存在长久与否 , 由消费者来判断 。 我们也希望多业态并存 , 多业态发展 , 多业态竞争 , 最终这种优质的竞争、有序的竞争会为行业带来更高质量的发展 , 最终的受惠人是消费者 。 消费者也希望在多种业态的竞争下享受到作为消费者应该得到的权利 。
现在的4S店模式有人说可能会慢慢衰退下去 , 也有人说自建渠道可能不会长远 , 这咱们姑且交给消费者去评论 。 我们只要顺应这个时代 , 凡是消费者所希望的 , 我们按照消费者的想法和意愿尽可能做好做精 。 以各种方式构建一个高效、畅通的现代汽车流通体系 , 利于行业 , 利于消费者 , 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 。 目前哪种方式好 , 哪种方式劣 , 我们还评判不出来 , 要进行一定的实践才可以对这个事情有认知 。 我们支持企业通过各种业态、各种流通方式服务消费者 。
#03
机遇三:后市场
我看到过一个资料 , 中国汽车后市场每年以15%到20%的复合增长率在发展 , 这是万亿级的市场 。 这个后市场确实门类特别多 。 我们主要的几个后市场 , 包括汽车金融、二手车、精品、改装等等 , 我说的改装是指在4S店里面完成的后置改装 。 正是由于有3.1亿辆的汽车保有量 , 所以需要这样的后市场服务来进行保障 , 包括汽车救援、汽车代驾 , 这是新兴服务业态 , 这都属于我们的汽车后市场 。 我们的产品发生了变化 , 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 所以后市场也要随着前端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 随着产品技术的变化而变化 。 如果把握住了这个变化 , 后市场在原有基础上还会发展的更好一点 。
作为行业组织 , 我们多次根据市场的变化 , 根据新车与二手车经销企业各种业态的需求 ,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 连接政府与企业 。 为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 , 提供一些基础性的资料或者建设性的建议 。 我们也要当好行业企业的代言人 , 要把行业的问题、企业的诉求及时地进行总结归纳 , 反馈给相关政府部门 。
我们从事的是这么重要和前景广阔的行业 , 为了行业的健康、繁荣、可持续发展 , 我们会一直努力做我们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