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超200万光年!中国天眼最新发现的宇宙结构,在2.9亿光年外( 二 )


通过这一次的发现 , 天文学家们需要重新思考星系群外部气体的特性 。 在未来对星系集合进行建模的时候 , 也需要重新审视这些星际介质的分布情况 , 以达到最准确的模拟结果 。
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后发现 , 导致这个巨大结构的罪魁祸首 , 很有可能是附近的另一个星系 , 名字叫NGC 7320a 。

据观测 , NGC 7320a正在以每小时6702公里的速度在宇宙中飞驰 。 研究人员据此推测 , 大约15亿年前的时候 , 这个星系从斯蒂芬五重星系中心穿心而过 。 就像在水中游动会留下尾流一样 , NGC 7320a也拖出了一道长长的潮汐尾巴 , 它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巨大的结构 。
不过它不是在碰撞之后形成的 , 而是形成于距今大约10亿年前 。 这也足够令研究人员费解了 , 他们还不清楚为何这个结构能够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仍然还在 , 按照以往的理论 , 它应该早就被宇宙中的紫外线辐射摧毁了 。 根据他们的推测 , 这个结构仍然还会留存差不多5亿年的时间 , 才会逐渐消失 。

另一个可能的罪魁祸首是一个名叫Anon 4的星系 , 它在大约10亿年前撞上了斯蒂芬五重星系 。 它几乎是把星系内的原子氢拱了出来 , 形成了一个膨胀的密度波最终形成了这个巨大的弥散结构 。
研究人员相信 , 在宇宙的其他角落 , 一定还隐藏着更多大质量的气体结构 。 而且 , 这些气体结构只能通过天眼这样强大的射电望远镜才能发现 。
通过对这些气体结构的观测和分析 , 天文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斯蒂芬五重星系是如何形成的 , 也可以用来推测其他星系或者天体的形成机制 。

【直径超200万光年!中国天眼最新发现的宇宙结构,在2.9亿光年外】根据我国天文学家的介绍 , 在未来 , 我们还将建造5台50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 。 有了这么多的天眼 , 我们对于宇宙的观测效率还将再提升一个巨大的台阶 。 许多未解之谜 , 或将在中国天眼的观测下一览无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