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北极7月份的温度记录中 , 最高的温度曾一度高达32.5℃ , 这个数值可以赶上热带大部分地区的温度平均值 , 也正是因为高温造成了北极冰川大量融化 , 在短短的3天之内 , 北极范围内的融化了将近60亿吨的冰雪 , 造成全球海平面永久上升0.2mm左右 。
也许大家会觉得海平面上升0.2mm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 但这是相对于全球范围的海洋水平面而言 , 如果将这60亿吨的融水 , 聚集在上海市一样面积的小岛上 , 则会将这座小岛淹没在300厘米深的水当中 , 因此其巨大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
另外一方面 , 短时间内的冰雪大量融化 , 这不仅仅对于全球性的气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 对于北极范围的生物也是一种不小的打击 。
最著名的莫过于北极熊 , 早在2016-2018年期间 , 就有众多生物研究组织对北极熊的栖息地进行调查 , 结果令人触目惊心:自从世界各国大量消耗化石燃料 , 排放的各种温室气体 , 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冰川大量消逝 , 一部分冰雪挥发成气体积累在大气层中 , 另一部分冰雪融化成为液体 , 随着江河一直流向海洋 , 海平面在逐年升高的同时 , 北极冰川的面积也越来越小 。
原本格陵兰岛附近区域有着大量的北极熊 , 却因为冰川融化 , 破坏了原有的栖息地 , 因此不得不进行迁移 , 离开了熟悉的环境 , 食物来源成了比较棘手的难题 。
北极熊原本是处于北极食物链顶端的捕食者 , 却依然有饿死的案例 , 并且科学家们发现北极熊的平均体积正在逐渐缩小 , 一方面是食物匮乏所导致的营养缺陷 , 一方面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造成了生长条件的不适应 。
冰雪融化造成的问题不仅仅在动物的生长空间上得到证实 , 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也曾指出 ,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 超出了地球上植物光合作用能力的最大范围 。
原本大气层外部的臭氧防止了太阳紫外线的辐射 , 但近几年来臭氧层的厚度明显变薄 , 照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线强度更高 , 对人体皮肤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 , 皮肤癌等一系列病变 , 很大程度上和紫外线的辐射有关 。
从海平面上升最直接的影响层面上看 , 是会对沿海城市以及一些地势较低的岛屿造成巨大的破坏力 , 因为海平面升高以后 , 由于水体的体积含量变大 , 因此一旦发生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时 , 所带来的降雨和积水足以冲垮沿岸的防波提 , 进而对居民和建筑都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打击 。
更为可怕的是 , 根据近几年的冰川融水速度上看 , 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 , 环境的改变势必会引起相关的一系列连带后果 。
像是上海、马尔代夫、日本海沿岸、孟加拉国等地区 , 很容易因为海平面的上升 , 侵占更多的陆地面积 , 缩小人类的活动范围 , 就上海目前的国际地位来看 , 是我国乃至世界的金融贸易中心 。
一旦因海水上升而影响沿岸建筑 , 对于上海市内的居民生命健康安全 , 稳定的居住条件而言 , 都是巨大的安全隐患 。
冰雪融化一方面造成了海平面上升 , 另一方面还释放出了冻土层当中的致命病菌和有毒气体 。
炭疽病原本已经被研究学者宣布彻底灭绝 , 可是事与愿违 。
2016年的西伯利亚地区的土著居民 , 突然发生了大规模的病毒感染 , 之后被送往医院救治 , 结果无一幸存 , 医生对其的死因进行了分析 , 发现这些患者体内都携带同一种已经被宣布灭绝的炭疽病毒 , 在当时许多学者仍然不明白炭疽病卷土从来的原因 , 直到2017年北极考察队在一具冻土层出土的鹿尸体中 , 提取出了炭疽病毒 , 当初村民的死因才得以解开 。
推荐阅读
- 利用光谱学技术,研究人员发现级联纳米酶可以治疗肿瘤细胞
- 研究发现,开放水域正在加速北极的海洋酸化
- 金字塔究竟是做什么的?
- “新地平线号”抵达柯伊伯带,拍下宇宙真实画面,让人无法想象
- 气候变化:格陵兰岛的雪橇犬“被退休”和加速融化的冰盖
- 没有“上巴”和“下巴”,它们好惨
- 如何挑选培育钻石呢?
- 石炭纪是巨虫的时代,它们为何会灭亡?巨虫的落幕从雨林崩溃开始
- 地球上的神秘水怪事件,超出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