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 在几千历史文化当中俗语也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 而俗语的主要来源也是根据人们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 , 由于很多的民间俗语都是前人们智慧的总结 , 所以就是放到如今的生活中来看也是非常有道理 , 而在众多民间俗语里有这么一句“宁借屋停丧 , 莫借田下秧” , 其实这段话跟“宁借屋停丧 , 不借屋停双”有着非常相似的道理 , 因为两句话都是使用了暗喻的手法来表达后者更加的忌讳 , 其实这段话通过字面意思来看也是非常的好理解 , 而它所要表达的含义就是:宁可把屋子借给别人作为停丧使用也不要把田地借给他人下秧苗 , 那么老一辈人为何要这么说呢?
宁借屋停丧
提到‘停丧’相信很多的人都不会太陌生 , 因为停丧在丧葬文化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其实停丧这种习俗就是为了让逝者的亲人或者生前好友有足够的时间前来吊 , 但是按照我国传统观念把屋子借给别人停丧还是比较忌讳的 , 首先是由于以前的人比较信奉鬼神之说 , 然后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许多人感觉比较晦气 。 而且就算是现在很多的地方依然还是比较忌讳借屋子给别人办丧事 , 毕竟老话也说“身穿热孝不登门 , 冷棺进村拜到底” 。 但是既然借屋停丧都已经属于很忌讳的事情了 , 那么为何要说借田下秧更加忌讳呢?其实这跟古代的农耕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
莫借田下秧
‘下秧’其实说的就是育水秧的意思 , “莫借田下秧”这句话一般在种植水稻的地方有这种说法 , 其实这跟水稻独特的种植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 , 因为水稻种植它不像麦子和玉米直接把种子播到地里就行了 , 而水稻的种植是需要选择一个地方先要培育出秧苗 , 而这个过程在民间也叫做‘育水秧’ , 通常来说育水秧选择一处较好的水田 , 这里的‘好’说的就是要选择有足够的营养和浇灌方便的地方 。 而之所以说“莫借人下秧”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是因为育秧苗的地方借给别人很容易使得这个地方的营养不够 , 我们都知道以前的时候各种物资都是比较匮乏的 , 而且以前农耕种植技术也是非常落后 , 所以那个时候的人们基本不会把育秧苗的地方借给别人使用 , 毕竟秧苗的好坏决定着是否能够取得一个好丰收 , 所以借田下秧就是非常忌讳的事情了 , 毕竟庄稼的收成关乎着一家人能否吃得上饭 。 而且以前都是讲究民以食为天 , 那么这个时候肯定是不会借田给别人下秧的 。
【俗语“宁借屋停丧,莫借田下秧”,老一辈人为何这么说?】
第二个原因就是借田给别人下秧非常容易耽误农时 , 这是由于如果把田地借给别人先育秧苗那么就意味着自家要等待着 , 我们都知道播种是一件非常讲究时节的事情 , 如果错过了最佳播种时节那么产量自然就会下降 , 相信种过田的人都是了解播种时机对于农作物的重要性 。 所以逐渐也就有了这句“宁借屋停丧 , 莫借人下秧” 。
其实这段话个人认为在古代时候还是比较有道理的 , 因为在古代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没有什么是比吃饱饭更重要的事情了 , 而且对于古人来说借屋停丧或许只是精神上的忌讳 , 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那么就是生存的问题了 。
总结:其实这句“宁借屋停丧 , 莫借人下秧” , 也是深刻了描述出了古代那个时候人们的不容易 , 毕竟那个时代各种科技都是非常落后 , 所以这个时候借田下秧就是非常忌讳的事情了 , 如果你也觉得这句民间老话非常地有道理那么欢迎点赞和分享 。 如果你还有自己的独特看法那么欢迎你在下方的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推荐阅读
- 加快作物成熟提早收获,能不能用催枯剂敌草快催枯?
- 俗语:“开江鱼,下蛋鸡,回笼觉,二房妻”,究竟啥意思?
- 女子逛街看见地上很多果子,捡一大袋回家,知晓来历后惊掉下巴
- 这部涵盖生物地理人文的高分纪录片,连BBC也无法超越
- 浙江:男子套路女友说请吃晚饭,让女友加满油箱,结果女友跑了
- 农村这4种“毒果”,很常见也很凶猛,告诉家里的小朋友不能乱吃
- 老话把哪些人情世故都说透了?
- 云南村民遇罕见巨型鸡枞王 重达5斤登上本地资讯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