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鲨鱼,曾是地球上生存过的“最强杀手”( 二 )


到了新生代时 , 我们熟知的电影中出现的巨齿鲨便横空出世 , 一跃成为了第三纪海洋中当之无愧的霸主 , 这种平均14米长(吊起来有4-5层楼那么高!) , 最大咬合力推测为20吨的史前巨鲨 , 可能是地球历史上已发现的咬合力最强的生物之一 。 在它面前 , 鲸、大王乌贼等等已经足够重量级的海洋生物都显得不堪一击 。 人们对这种鲨鱼的研究已经有将近400年的时间了 , 近些年来的古生物学家运用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则更进一步坐实了巨齿鲨的统治地位 。 在今年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的一篇名为《新生代巨齿鲨占据极高营养级地位(Cenozoic megatooth sharks occupied extremely high trophic positions)》 的封面文章中 , 古生物学家Kast根据稳定同位素的方法 , 利用现代海洋动物牙釉质和牙本质中氮-15同位素含量与其在食物链中地位的对应关系(即牙齿中氮-15比率越高 , 说明该生物所摄入的营养就越多 , 所在的食物链层级也就越高) , 发现巨齿鲨牙釉质中的氮-15比率远远高于现代的大白鲨、北极熊、逆戟鲸 , 说明了巨齿鲨的营养层级非常高 , 确实站在了当时整个食物链的顶端 。

巨齿鲨的体型和影响水平以及其牙釉面的氮同位素的关系表(图片来自Emma etal.2022)
【这种鲨鱼,曾是地球上生存过的“最强杀手”】同样是今年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的另一篇期刊中 , 古生物学家Jack Cooper 将耳形巨齿鲨的脊柱和牙齿三维数据结合现生大白鲨的软颅骨重建计算出了一个完整的巨齿鲨模型 。 计算来的结果显示了耳形巨齿鲨身长超过15米 , 体重可达6156公斤 , 而且游泳速度更快 , 具有横跨大洋和主动捕食大型猎物的能力 。

Jack Cooper利用巨齿鲨牙齿以及现生大白鲨颅骨重建的巨齿鲨三维模型(图片来自Jack Cooper etal.2022)

中生代以来所有鲨鱼的大小对比 , 其中灰色的代表现生类群(图片来源Kenshu Shimada DePaul University)
不过软骨鱼类的命运又非常的不幸 ,它们熬了整整4亿年的时间 , 才由巨齿鲨坐稳了海洋霸主之位 , 但是这种繁荣并没有风光多久 。 巨齿鲨在地球上生活了2000万年 , 在200万年前的更新世却突然灭绝了 , 这很可能与气候突然变冷有很大关系 。 尽管这是鲨鱼的不幸 , 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们人类的幸运 , 想象一下要是海里还有这样的怪物存在 , 那么 , 电影《巨齿鲨》的恐怖情节恐怕是要真的照进现实了 。
参考文献:
[1
Andreev P.S. Sansom I.J. Li Q. et al. Spiny chondrichthyan from the lower Silurian of South China. Nature 609 969–974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5233-8
[2
 Nicholas D. PyensonPaul L. KochOh the shark has such teeth: Did megatooth sharks play a larger role in prehistoric food webs? Science Advances 8 25 (2022).
[3
 Cooper JA Hutchinson JR Bernvi DC Cliff G Wilson RP Dicken ML Menzel J Wroe S Pirlo J Pimiento C. The extinct shark Otodus megalodon was a transoceanic superpredator: Inferences from 3D modeling. Sci Adv. 2022
[4
 Kenshu Shimada Martin A. Becker & Michael L. Griffiths (2021) Body jaw and dentition lengths of macrophagous lamniform sharks and body size evolution in Lamniform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off-the-scale’ gigantism of the megatooth shark Otodus megalodon Historical Biology 33:11 2543-2559 DOI: 10.1080/08912963.2020.1812598
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作者|林翔鸿
审核|盖志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 博士生导师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