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是毛乌素沙漠的一角 , 树木林立、水草丰茂、碧波荡漾 , 俨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但在60多年前 , 它却是一个不毛之地 , 黄沙肆虐、荒无人烟 。
据历史记载 , 公元5世纪时 , 这里并不是一个天然沙漠 , 反而绿草如茵、水源充足、群羊塞道 , 大量匈奴人在此定居 , 堪称游牧民族的天堂 。
那么 , 毛乌素为什么会从“塞外明珠”演化成无人问津的沙漠?为何如今又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绿洲呢?
毛乌素沙漠的演化过程我国的沙漠和沙地共有12处 , 若严格以干旱区和半干旱区为界 , 毛乌素沙漠实际上属于沙地 。
它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和陕西榆林的交界处 , 占地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 , 比海南岛还多约1.2万平方公里 , 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 。
毛乌素从绿洲变成沙漠 , 经历了千年的时光 , 根源在于人心的贪婪 。
- 秦汉时期:
战乱之下 , 人们疯狂掠夺资源 , 毫无节制开垦草地、砍伐树木 , 造成地表植被越来越稀疏 , 水土流失日渐严重 , 流沙面积逐渐扩大;
彼时恰逢气候变迁 , 降雨量骤减 , 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 , 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 循环往复 , 风沙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
- 唐宋时期:
据《新唐书》记载:“长庆二年十月 , 夏州大风 , 飞沙为堆 , 高及成堞” 。
唐穆宗时期陕西地区的风沙现象已经非常严重:只要起大风就会出现漫天风沙并堆积成薄型矮墙 , 出现沙漠化现象;隋唐末年战乱频发 , 环境进一步被破坏 。
两宋时沙漠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 以不可逆的势头逐渐向无定河南面延伸扩散 , 面积越来越大。
- 明清时期:
到了清末 , 榆林、神木等地区也沙丘密布 , 这里彻底成为一片沙地 , 黄沙滚滚 , 死气沉沉 , 并且不断向南扩散 。
随之而来的 , 是牧场沙化、土地盐碱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 周边地区的居民深受其害 , “每天吃二三斤沙土”成为常态 , 沙漠治理迫在眉睫 。
有数据显示 , 新中国成立初期时 , 榆林的地表植被覆盖率仅有0.9% , 水土流失严重 , 遭受流沙吞噬的良田牧场为120多万亩 ,400多个村庄被风沙掩埋 , 黄河每年流入的泥沙量远超5亿吨 。
“山高尽秃头 , 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 , 十耕九不收” , 毛乌素沙漠用千年的时间向人类发出警告:贪婪、不知节制地索取 , 必将被反噬 。
推荐阅读
- 品牌形象|淄博城市品牌建设不衰落,旅游品牌形象传递淄博文化精神
- 淄博|淄博古街温度不凉了,漫步淄博历史长河
- 文昌|全球最富有的袖珍国家,冬天能滑雪夏天可避暑,国家还可按天出租
- 淄博|淄博“夜游记”,GDP红火不缩水
- 淄博|齐鲁大地,衍生淄博,让我们领略淄博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