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美国探月飞船“阿尔忒弥斯1号”的发射让人失望透顶 , 发射时间一改再改 , 8月29日因遭遇雷雨天气改到9月3日 , 9月3日因发现液氢泄漏问题又要改到9月23日 , 9月23日因担心有热带风暴到来再次更改发射时间 。
美国探月飞船估计要等到11月至12月才发射 , 真是流年不利 , 不过现在我国探月迎来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吴燕生宣布:我国将进行载人登月、建造月球科考基地、采样返回和小行星探测 。
这的确让我们很振奋 , 我国正一步步地实现属于中国人的太空梦 , 我就来说说近些年来中国航天所取得的“丰功伟绩” 。
一 , 我国嫦娥系列探月飞船登陆了月球正面 , 登陆了月球背面 , 一辆月球车正在月球背面行驶 , 成功从月球取回了1731克月球样品 , 足够我国科学研究使用 。
二 , 中国空间站现阶段建设任务为三舱结构 , 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 , 目前已完成了两舱的建设 , 天和核心舱和问天实验舱 , 神舟14号航天员正在这两舱内工作 , 目前还差梦天实验舱 , 预计10月31日发射 。
三 , 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绕飞在近火轨道上 , 中国祝融号火星车正在火星表面上“冬眠” , 预计今年12月份醒来 , 将沿着规划好的路线继续向南行驶 , 探索未知的地外世界 ,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着陆火星表面的国家 。
因此 , 我国航天正在一步步地实现我们的太空梦 , 并不是说说而已 , 那么载人登月技术也是一样的 , 按目前的速度发展下去 , 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
中科院院士叶培建也曾表示:只要现在载人登月的技术攻关这么发展下去 , 只要国家下决心 , 在2030年之前 , 实现中国的载人登月是完全有可能的 。
载人登月并不是我国探月工程的终极任务 , 在完成载人探月后 , 我国计划在月球表面上建造一座“月球科考基地” , 这才是我国探月的终极任务 。
对嫦娥5号月球样品的研究 , 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月球月壤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 “嫦娥石”、橄榄石、斜长石、辉石等 , 还含有大量的钛(Ti)、铁(Fe)和钍(Th) , 这都说明了月球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 。
更重要的是 , 我国科学家从嫦娥5号月球样品中检测到了罕见物质“氦-3” , 这证明氦-3广泛地存在于月壤中 , 此前 , 我国科学家估计月球表面至少有500万吨氦-3 , 现在这个估计得到了证实 。
氦-3是氦气同位素气体 , 化学符号3He , 一种无色、无味稳定的气体 , 氦-3可以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未来能源” 。
有科学家估算1吨氦-3价值200亿 , 在21世纪的今天 , 世界多国正在研发核聚变反应技术 , 这是因为核聚变比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更大 , 更节能更环保 , 能代替大量火力发电站 ,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我国就打造了号称“人造太阳”的核聚变反应装置 , 2022年10月 , 我国“人造太阳”获得了重大突破 , 核聚变反应装置内的等离子体电流已突破1兆安 , 这意味着我国在“人造太阳”技术方面又进了一步 。
目前我们用氘、氚参与核聚变反应 , 但其实氦-3才是核聚变的最佳物质 , 用氦-3替代氘、氚参与核聚变反应不产生中子 , 没有辐射污染 , 辐射本身就会损耗一部分能量 , 氦-3参与核聚变反应释放出来的能量更大 。
央视曾报道 , 100吨氦-3核聚变能量满足全世界一年的能源总需求 , 如果地球人类大量使用核聚变能 , 那么就可以大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 遏制地球变暖 。
很可惜 , 整个地球只有500公斤氦-3 , 并且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上 , 我们不可能获得氦-3 。 但是月球上却有500万吨之多 , 并且数量还在增加 , 能满足地球全人类5万年的能源需求 。
推荐阅读
- 努力追赶中国,印度火箭1箭36星,官宣:2023年发射月球着陆器
- 月球科考基地的建设:“插旗风波”看,科学无关紧要
- 中国布局载人登月,会在月球留下什么?会建成第一个地外工厂吗?
- 宇宙是虚拟的吗?科学家:在光速限制下,我们无法看到宇宙的全貌
- 月球真的是空心的?登月舱坠毁后,地震记录仪监测到离奇现象
- 嫦娥“挖土”归来,究竟有多难?看看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的故事
- ?中国的重大突破,网友看到都振奋了!
- 人类最早登月成功的美国,到底存在哪些令人怀疑的地方?
- 月球上发现15亿年前的飞碟残骸,很像奥陌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