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学家颜宁:落选院士后离开清华,却在4年后成为美国两院院士( 三 )


数不尽的荣誉拿到手软 , 同时还为我国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栋梁 , 她第一个带出来的博士生李硕 , 在2011年的时候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科研论文 。

不要叫我女科学家
学术上成绩优异的颜宁 , 生活中却迥然不同 , 在其他人看来 , 颜宁虽然是个“70后” , 搞起研究来像一个“80后” , 生活上却是个“90后” 。
颜宁是一个“网瘾少女” , 休息的时候经常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些自己的想法和遇到的烦恼 , 也会把自己平日里遇到的有趣的事情发到网上 。
她的社交账户拥有50多万的粉丝 , 最经常发布的是一些生活小常识和科普知识 , 会追星 , 会要自己的学生给自己推荐好看的剧或者小品 , 也关注时事 , 关注娱乐圈 。
还常常说道自己在实验室呆久了都快和社会脱节了 , 中午吃饭的时候会问学生们谁要带饭 ,
还在2016年的时候以嘉宾的身份登上了央视《开讲啦》的舞台 。

“不要叫我女科学家 , 科学家就科学家 , 为什么一定要加一个‘女’字呢?”一句话就颠覆了所有人对她的想象 。
原来科学家也可以是一个有点直爽 , 有点可爱 , 有点活泼 , 爱打扮 , 爱八卦 , 爱看小说的小姑娘 。
“就是玩 , 科学研究为什么不可以玩着研究呢?”颜宁一直很不解 , 她也道出了自己后来慢慢喜欢上科研的原因 。
“就是喜欢一个难题历尽艰难得到解决之后的这种爽快 , 还有发现一个别人从来没发现的东西的这种兴奋 。 ”
听起来很奇怪 , 但事实上确实如此 , 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发明都是源于科学家一开始的好奇和不懈探索 , 假如牛顿捡起地上的苹果就吃掉了 , 也就没有那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了 。

她的微博
但其实颜宁还有自己的一个想法 , 那就是她的“文学梦” , 每次写论文的时候 , 她都把论文当成了自己的一个“文学作品” , 努力地丰富它 , 美化它 。
“也算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作家梦’吧 , 虽然文笔不太好 , 有点对不起大家 , 不过也没那么多时间练习 。 ”
除了“女科学家”之外 , 她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身份 , 每个身份她都乐在其中 , 唯一的烦心事是从2015年开始 , 她开始参与评选院士 , 却一连三年都落选 。
也就是这是时候 , 她开始思考起接下来的事情了 , 2017年 , 她接受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邀请 , 开始了远赴美国的任教之旅 。

对此她解释道:“我怕我在一个环境里呆久了 , 换一个环境 , 也是为了给自己压力 , 希望可以再科学研究上取得新的突破 。 ”
当科学家是幸福的
如此优秀的履历和成绩 , 却选择远赴美国担任教授 , 谁也想不明白背后的原因 , 可对于颜宁而言 , 这样的选择无疑遵从了自己的内心 。
“当科学家是幸福的”颜宁一直这样认为 , 2018年 , 在远赴普林斯顿大学的第一年 , 她就在《science》杂志上一连发表了3篇文章 。

2019年 , 她被美国国家科学院聘为外籍院士 , 2021年 , 她又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聘为外籍院士 , 在外界对她出走美国不断猜测的时候 , 她只专心着自己想干的事情 。
埋头在实验室里 , 继续从事着自己喜爱的“科学家”工作 , 曾有人邀请她加入美国国籍 , 但被她一口拒绝了 。
对于颜宁来说 , “当一个幸福的科学家”比起其他任何事情都要重要 , 评不评的上院士 , 似乎对颜宁并没有什么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