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欧洲有一种变异小龙虾 , 它的繁殖能力很强 , 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就攻陷了大半个欧洲 , 让欧洲人“谈虾色变” 。
它的繁殖能力有多强呢?当你提着一只龙虾去欧洲 , 抵达时手里的龙虾可能就变成一袋了…… 。
大理石纹小龙虾的入侵史它的名字是大理石纹小龙虾 , 是科学家在后来对其研究的时候 , 为它取的名字 , 因为它原本是变异的小龙虾 , 属于新品种 。
1995年 , 在德国的水族馆当中 , 人们首次发现了这种小龙虾 。
起初大家都以为这是美国的龙纹鳌虾 , 因为它们的外表非常相似 , 体型大小也相差无几 。
水族馆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去理会 , 结果过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 大理石纹小龙虾在水族馆已经随处可见 。
理论上来讲 , 龙纹鳌虾虽然是雌雄同体 , 可以自己繁衍后代 , 但是 , 它们的繁衍能力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这么强 。
为了保证水族馆的生态平衡 , 工作人员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将里边的大理石纹小龙虾给捞了出来 。
出于对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 工作人员没有将大理石纹小龙虾处理掉 , 而是放生到德国水域中 。
没想到 , 此举会演变成一场可怕的生物灾害 。
大理石纹小龙虾通过莱茵河等多条河流“偷渡”到其他国家 , 人们陆续在水域中发现了这家伙的踪迹 。
此时它们的数量已经控制不住了 。
欧洲生物学家组成了一支专门研究大理石纹小龙虾的队伍 , 试图通过基因对比找到它们从何而来 。
大理石纹小龙虾来自哪里?研究发现 , 大理石纹小龙虾的基因序列确实与美国的龙纹鳌虾相近 , 两者之间只相差了3组染色体 。
并且大理石纹小龙虾、亚洲小龙虾之间的基因呈现出惊人的相似度 。
这让科学家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种“变异小龙虾” 。
但是 , 在大理石纹小龙虾的起源上 , 科学家未能找到有力的证据 。
科学家猜测 , 很有可能是亚洲小龙虾与美国的龙纹鳌虾结合后 , 后代由于基因突变 , 才产生了大理石纹小龙虾 。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三者基因上的相似性 , 但这种说法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去佐证 , 目前为止只能是猜测 。
而大理石纹小龙虾很有可能不是自己入侵的 , 而是进入到欧洲水域的亚洲小龙虾和龙纹鳌虾结合产生的 ,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 算得上是欧洲的本土小龙虾 。
大理石纹小龙虾繁殖能力为什么这么强?从1995年初次发现 , 到如今席卷了大半个欧洲 , 大理石纹小龙虾的繁殖能力不可谓不强 。
要知道澳大利亚的野山羊、野兔都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才泛滥成灾 。
而大理石纹小龙虾仅仅用了二十多年 , 便走完了其他物种100多年的泛滥历程 。
科学家认为 , 这与大理石纹小龙虾特殊的繁殖能力脱不了关系 。
龙虾的生长繁殖与哺乳类动物有很大的区别 , 在繁衍方面 , 龙虾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
关键在于无性繁殖 , 有的龙虾可以进行孤雌生殖 。
那么什么是孤雌生殖呢?简单来讲就是物种分裂自己的基因 , 来进行繁殖 。
这种繁殖方式不用雄性的精细胞 , 由雌性独立完成 。
不过孤雌生殖这种行为很少在哺乳类动物身上出现 , 而是甲壳类动物常用的一种生殖方式 。
孤雌生殖存在许多弊端 , 那就是繁衍后代的数量少 , 并且基因会衰退 , 导致存活率不高 , 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 , 物种们才会选择孤雌生殖为自己延续后代 。
推荐阅读
- 美科学家最新研究,将人类“迷你大脑”成功植入老鼠体内
- ?新冠病毒变异速度放缓了吗?专家:没有!但新变体的共性,或预示着好消息
- 科学家发现仅分布于美国的鲸鱼新物种,刚发现就濒危,仅存51只
- 在元宇宙中实感“撸猫”!腾讯触觉技术登Science子刊
- 终末的女武神71话:特斯拉成功逆转局势,别西卜首次被打到吐血
- 太阳正在悄悄的变化,留给人类的时间,根本没有50亿年
- 月球跟随地球不知多少年了? 月球是怎么产生的呢?
- 我国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所涉足的研究领域:工科尚可,其他都很弱
- 俄高官提出指控,称新冠或是海外国家,对中国埋设的“生物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