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力马扎罗|海拔5892米,分布六种不同自然带,为何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丰富?

乞力马扎罗|海拔5892米,分布六种不同自然带,为何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丰富?

文章图片

乞力马扎罗|海拔5892米,分布六种不同自然带,为何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丰富?

文章图片

乞力马扎罗|海拔5892米,分布六种不同自然带,为何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丰富?

文章图片

乞力马扎罗|海拔5892米,分布六种不同自然带,为何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丰富?

文章图片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非洲东部东非大裂谷以南约160千米处 , 山体面积非常广 , 主体部分沿东西方向延伸约80千米 。 构成乞力马扎罗山的最主要的部分分别是基博、马温西和希拉这三个死火山 , 最高处海拔5892米 , 是非洲最高的山 。 乞力马扎罗山有六种不同的自然带 ,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丰富呢?

源于软流层的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同样是剧烈地质运动后的产物 , 在地质时期 , 地球上各大板块还十分活跃 , 各个板块之间相互分离或是碰撞挤压也是十分常见的 。 东非地区的地形地貌受到了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分离的影响非常大 , 红海、东非大裂谷都是在这两大板块分离的过程中形成的 。
乞力马扎罗山也不例外 , 在两大板块分离的过程中 , 大量源于软流层的岩浆喷涌出地表 。 离开了地下高温高压的环境后 , 这些岩浆在地表上迅速凝固形成了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底 , 而后在超过1000万年的漫长演化中 , 很多被风带来的沙石在风力堆积作用下在这些岩石上堆积 , 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乞力马扎罗山 。

组成乞力马扎罗山最主要的三座火山就是这一时期地质运动留下的 , 不过 , 由于一直以来没有留下对乞力马扎罗山中火山喷发的记录 , 科学家普遍认为这些火山最后的喷发时间是15-20万年前 。 如今 , 只剩下山顶上宽千米 , 深数百米的火山口还能证明它们曾经还是火山了 。

什么是非地带性差异?准确来说非地带性差异应该叫作自然环境非地带性差异 , 指的是某些地区因受到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 表现出了与地带性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 , 产生了非地带性因素 。 通常情况下 , 非地带性因素和地带性因素会同时出现、相互作用 , 使得自然环境更加复杂 。
世界上受到非地带因素影响而产生不同气候的地方有很多 , 比如南美洲南端按照地带性因素应当在东南信风和副高的交替控制下产生温带草原气候 , 但由于安第斯山脉的阻隔 , 导致东南信风无法到达西侧太平洋沿岸地区 , 最终在太平洋沿岸的狭窄空间中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 。

除此之外 ,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古巴岛、我国台湾岛南部等地区都是因为地形产生了非地带性因素导致当地气候类型、植被景观和同纬度其他地区产生了很大区别 。 而乞力马扎罗山气候类型丰富的原因则是由于它受到了非地带性差异中垂直分异规律的影响 。

气候带丰富的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最底部1000米以下是热带雨林带 , 而在1000米到4000米左右由下到上则是依次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和高原草甸带等 , 当到达4000到5000米处就是高山荒漠带 , 再往上就只有积雪和冰川了 。
乞力马扎罗山一共有6种不同的自然带 , 是世界上自然带跨度最大的山脉 , 在它不到6000米的山体上 , 分布着从热带雨林自然带到高山积雪带六种自然带 , 这其实就是垂直分异规律作用后的结果 。

由于随着海拔的升高 , 气温会降低(海拔升高1000米 , 气温大概会下降6℃) , 因此伴随着山脉海拔升高 , 自然带会呈现出和因为纬度增高自然带变化相近或类似的变化 。 在地理学上 , 经常会将垂直分异规律和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进行比较 。
一般认为 , 山脉的海拔越高 , 这个山脉就可以拥有更多的、差异更大的自然带 。 可能就有人要问了 , 为什么比乞力马扎罗山还要高出2000多米的珠穆朗玛峰却没能产生跨度这么大的自然带呢?这其实就是乞力马扎罗山产生丰富自然带的最关键因素了 。

因为乞力马扎罗山位于低纬度地区 , 其纬度范围在南纬3°4′附近 , 非常接近赤道 , 这意味着乞力马扎罗山山脚的基础自然带可以是热带才具有的自然带 。 在当地充足的热量同时 , 由于长期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当地还有充沛的降水 , 最终在乞力马扎罗山的山脚形成了热带雨林 。

【乞力马扎罗|海拔5892米,分布六种不同自然带,为何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丰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