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德班”的女老师:呼吁男性参与,促进性别平等( 二 )


目前我们已经上了三次课 , 本来想一周上一次 , 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比较忙 , 所以变成两周一次 , 每次时间基本上是两个小时以上 。
前两节课内容主要是男性参与的理念、价值观的梳理 , 包括讲解培训了之前办“男德班”的总结、男性气质的基础理论 , 我们又去看了推荐的书和进行了运用答疑讨论 。
今天(10月29日)是第三次上课 , 我们课前看完了团辅手册 , 课上讨论第一到第五次的活动具体的方案是什么 , 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策略是什么 , 授课让我们更加直观地知道实际带领时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解决方案是什么 。 (作者注:方刚提到 , 虽然“男德班”的授课不比心理治疗挑战性强 , 但不排除会出现有的男性是被妻子“逼”来上课的 , 上课时会提出各种问题挑战带领者 。 他建议带领者们需要进一步熟悉手册内容 , 保证专业度 , 注意合适地引导 , 避免影响授课效果 。 )
之后还会有三次针对团辅带领技能的培训 , 和一次针对“男德班”要办的20次活动的整合讨论 。
“男德班”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 一个是打破社会性别刻板印象;一个是让男性认识到支配型男性气质对他们的伤害;一个是父亲角色的反思——我们总说“父爱无言” , 为什么父爱一定要无言 , 男性可以去了解体会各种各样不同的父亲角色;一个是让男性更好地分担家务和承担照料家人的责任;一个是健康的性 , 与伴侣之间健康和谐的两性关系以及相关的避孕责任;还有一个最大的板块是家庭暴力 , 让男性认识到不管是施暴者还是受暴者 , 家庭暴力对自身的影响以及对孩子的传承和影响 。 此外还有准爸爸的练习 , 包括陪妻子进产房、婴幼儿的护理和与孩子沟通倾听的能力等等 。

2015年“男德班”上 , 学员学习如何照料婴儿(方刚供图)
这些内容都来源于一本手册 , 是2015年方老师第一次办“男德班”时编写的团辅手册 , 我们将按照手册去带领“男德班” 。
但手册是几年前的实践内容 。 早期的“男德班”一共要举行20次小组活动 , 考虑到次数比较多 , 如果我们要求参与者全程都在场 , 可能比较难实现 。 到时可能在次数、内容或活动上进行调整和精进 , 但主体框架不会变 , 具体会等带领者培训全部结束后再做决定 。
等到正式开班时 , 我们三个带领者小组各自要招募至少15名男性 , 在线下进行“男德班”培训 。
培训会进行多次集体活动 , 由三名带领者小组成员共同带领完成 。 每一次活动的形式不同 , 有互动的游戏、电影的赏析、诗歌的朗诵、故事的讲述 , 也有讲述、讨论、引领的部分 , 还会有实操 , 比如说学怎么抱宝宝 , 甚至可能需要学员给真的婴儿换尿片 。
预计“男德班”招生不会太难 , 已有多位男性预报名除了报名这次“男德班”带领者的培训 , 2017年开始我就跟着方刚老师学习赋权型性教育 , 是国内第一批持证的赋权型性教育高级讲师之一 , 在他的性教育团队里担任很多工作 。
我还是一个创业者 , 有自己的公司 , 公司也是做相关业务的 。 我是学完性教育后 , 2018年9月开始创业的 , 我应该是国内性教育创业的少数人里面的其中一个 。
我的家庭是一个创业家庭 , 我父母做生意 , 我哥嫂也做生意 , 公司做得很不错 。 受传统社会性别意识的影响 , 我学医后在医院工作 , 可我很想像我父母或我哥那样创立公司 。
我是80后 , 高考填志愿时 , 我不愿意填医学院 。 但家里人觉得 , 女生做医生稳定 , 而我成绩好 , 又是女生静得下来 , 医生也需要安静和耐心 , 且我家传承家族医学 , 家人觉得由女生传承很好 。
这些观念里既有职业歧视 , 也有性别歧视 , 但当时我没理解到这个问题 , 只觉得这不是我最想要的 , 很不开心不舒服 , 跟我内心很想向外的冲劲是冲突的 。 为什么我哥是男生就可以打拼做生意 , 我是女生我就不可以?后来学了性教育以后我才知道 , 作为一个女性 , 我也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 , 我只需要努力去做 , 跟性别没有关系 。 有了这种内心力量 , 我下定决心创业 。
记得在我学习性教育时 , 方老师就说他办过“男德班” , 我当时感觉很新奇 , 疑惑怎么会有男的愿意上课 。 其实 , 性教育和“男德班”背后的价值观是一致的 , 因为性教育里 , 社会性别、性别平等是一个很重要的视角 。

2015年“男德班”培训合影(方刚供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