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 , 承载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历史 , 每每念出那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 , 我们总是忍不住感慨这条大河的磅礴气势和壮阔风景 , 但是同时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当中 , 既然黄河的水势又急又猛 , 那么生活在这里的鱼儿都是怎么生存的呢?
如果因为无法抵挡强大的急流被冲进海里的话 , 很有可能就直接进鬼门关了 , 因为生活在河里的鱼儿绝大部分都是不能在海里生存的 , 我们今天就来带大家一起看看 , 黄河的鱼都去哪儿了 。
首先 , 鱼类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会被分成淡水鱼和海水鱼 , 淡水鱼一般都生活在河里或者湖泊当中 , 而海水鱼也就是海里的鱼类了 , 因为水质的不同 , 这两种鱼类的身体构造和适应能力也就不一样 。
比如海水鱼需要的就是盐分比较高、压强也更大的水域 , 如果突然被放进淡水里面 , 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就会受到影响 , 因为外部环境的压强不够 , 还可能会出现身体膨胀甚至破裂的现象 。
反过来 , 淡水鱼如果被放进海里 , 很快就会因为高盐度出现的细胞失水 , 再加上过强的外部压力 , 死亡也是很短时间内的事 。
【黄河每天冲鱼入海,大部分淡水鱼在海中无法生存,它们都去哪里了】
那你可能会说了 , 水循环能够完成就是因为各个水系之间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 鱼儿也很有可能会在洄游等过程中误入其它水域 , 那岂不是每天都会有鱼因此而死掉吗?
实际上 , 鱼类的身体有着非常敏感的感知系统 , 当周围的水环境突然出现一些微小的变化时 , 它们可以迅速地察觉到并且及时作出反应 , 如果盐度或者压强跟原来的环境有显著的差异 , 鱼儿会立马改变活动轨迹 , 回到自己适应的水域当中 。
生活在黄河当中的鱼类的确会因为汛期的急流被冲进入海口 ,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没有生还的可能了 。
首先入海口其实还处在河流和大海的交汇处 , 即便有一定的海水成分 , 但是河水也起到了很大的稀释作用 , 所以盐度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高 , 有相当一部分鱼儿还能继续在这个区域活下来 , 但是接下来的命运也就只能靠它们自己去搏了 。
对于求生欲特别强的那一部分 , 它们会瞄准时机 , 在水流稍微小一点之后重新进入河道里面 , 然后一路逆流而上 , 回到自己原来的生存环境当中 。
当然 , 一般来说可以做到这一点的都是比较大的鱼类 , 比如黄河里的鲟鳇鱼 , 它们虽然身型比较大 , 还是会被急流冲进大海 , 但是又能凭借自己强大的洄游能力再次游回黄河当中 , 可以说也是激流勇进的典范了 。
那么问题来了 , 如果体型不够大 , 力量也不够强 , 是不是就必死无疑了呢?
其实鱼类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笨 , 它们也是可以从生存环境中总结经验的 , 在千万年观察和积累之后 , 对于这条河什么时候会进入汛期 , 什么时候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存 , 它们都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感知了 , 而且其实黄河大部分的鱼儿都生活在下游地区 , 因为这里地势更加平缓 , 水流环境也更加稳定 。
但是即便如此 , 在这里产卵也是非常危险的 , 毕竟鱼卵不懂得规避风险 , 水流稍微大一点就会被冲走 。
所以在产卵期的时候 , 这些鱼就会开始洄游 , 顶着急流的压力一直游回到出生地 , 然后在那里产卵 , 这样就能避免后代无法顺利出生的情况 , 当这些鱼卵顺利孵化出小鱼之后 , 它们也会沿着河流往下 , 来到资源丰富的下游 。
当然这整个过程会花上很长时间 , 到它们成功到达之前 , 一般就已经长大得差不多了 , 接下来就是像父母曾经那样 , 等待合适的时机回到出生地开始新一代的繁衍 , 如此循环往复 , 才让黄河可以在水流又急又猛的情况下 , 依然保有丰富的鱼类资源 。
推荐阅读
- 销售额|就差空气收费了,我国出了名“宰人”的三座名山
- 海口|5座气候很“养人”的城市,冬暖夏凉,适合养老!争取都去一次!
- 销售额|自驾游更能够让人放松心情,美丽的九寨沟,极其适合自驾游
- 美丽|辽宁全是女性的寺庙,每天吃1顿睡4时,不搞旅游从不碰钱
- 离岛|浙江这个地方,景色自成一体,来看看便会发现它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