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5G、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 , 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新动能 , 催生文旅新业态 , 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兴业态融入文旅中 。 与此同时 , 旅企、景区数字化加速 , 通过数字化技术打造沉浸式旅游项目 , 提高游客体验感 , 吸引游客 。
那么数字化+文旅到底能不能成为文旅消费流量密码?数字化如何赋能文旅?闻旅和完美世界文创负责人聊了聊 。
数实融合 , 赋予文旅行业内容创新当下 , 大众的消费需求多样化 , 走马观花的旅行已经不能满足大众 , 消费者更加注重体验感 , 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使景区、旅企焕新提上日程 , 旅企纷纷积极探索新方向 , 通过“旅游+科技”“旅游+文化”等方式融合发展 , 增强用户体验感 。
完美世界控股集团也在积极探索数字文创赋能文旅 , 打造了“CityGame” (数实融合沉浸式文化体验)概念和品牌 , 赋予文旅行业内容创新 。 基于“CityGame”概念 , 完美世界文创于北京前门大街建立了“CityGame”线下体验空间《慢坐书局》 。 在书局里 , 消费者除了喝茶、读书 , 还可以参与沉浸式体验项目剧本游《書·局》 。
在整个游戏中 , 是线上线下相结合 , 用户可以通过AR扫描获取线索 , 所有获取的道具都可以呈现在线上 , 通过小程序的链接 , 参与者即便离开体验场景 , 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成就和专属的数字藏品 。 另外 , 通过任务获取的金币也可以在书局里进行消费 , 比如书局里的咖啡可以通过游戏中赚取的金币进行兑换 。
【欧洲|“数字化+文旅”,擦出怎样的火花?】据完美世界文创负责人介绍 , 慢坐书局是“CityGame”概念的首次落地实践 。 作为一种全新的沉浸式文化体验 , “CityGame”以故事和游戏化的方式串联不同的场景 , 结合物理空间 , 针对性地去原创一些故事内容 , 激发每个玩家的兴趣 。
通过真人NPC、实景环境、以及AR、MR等数字化技术 , 给予用户更沉浸式的体验感 , 让用户在体验中感受历史与文化的魅力 , 享受数字技术的新奇 , 不再是讲解员被动的讲述 , 从而推动“门票经济”的传统旅游模式向“体验经济”和“沉浸式经济”的文旅新场景转变 。 另外这种沉浸式文化体验 , 通过以游戏化串联不同场景 , 也能将商业空间、文化空间和公共空间有效的连接起来 。
实际上 , 在还没有提出“CityGame”概念之前 , 完美世界控股集团就通过数字化技术为景区实现个性化需求 。 据完美世界文创负责人介绍 , 2021年 , 在无锡拈花湾景区 , 打破了旅游景区传统的游览观光模式 , 设置了一个穿越时空的故事 , 以拈花湾唐风宋韵的实景为依托 , 融合线上线下AR的技术 , 将整个景区升级为大型数实融合体验空间 。 玩家进入后便开始换装 , 然后下载APP , 通过APP的指引去到拈花湾的每一个点位 。 通过游戏化和核心场景的设计形成沉浸式的体验 , 使用户对景区以及景区文化进行了解 , 增加景区内容的丰富性 , 吸引游客打卡 。
沉浸式体验项目给拈花湾景区带来了长尾流量曝光 , 同时也宣传了拈花湾景区的文化特色 。 完美世界文创负责人对闻旅讲到:“这个项目既为景区带来了年轻用户的曝光量和客流量 , 也通过游戏让传统文化鲜活起来 。 ”
目前 , 完美世界控股集团在智慧文旅的探索实践上经历了持续创新演变 。 由最初的利用数字技术将景区建筑和文化元素移植到游戏中 , 再到打造游戏化实景沉浸式体验 , 助力景区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型升级 。
数字化拥抱文旅 , 赋能行业发展在疫情影响冲击下 , 增收成为景区以及各个旅企需要解决的问题 。 很多旅企景区数字化增速 , 通过数字化提升游客体验感 。
同时多个数字化文旅产品也不断涌现 , 数字博物馆、数字展览馆、故宫瑰宝在AI画屏上跳动……可以看到“科技+文化”不断融合 , 赋能场景不断拓展 , 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 。
在完美世界文创负责人看来 , 数字化助力文旅行业发展 , 能够给景区带来创新 , 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 有助于企业做更好的市场和运营的研判 。 具体来说 , 景区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 , 进行人流监控 , 监测到游客人群的特征 , 从而打造出符合游客的产品 , 吸引游客打卡 , 增加景区客流量 , 同时景区也能借此机会搭建一套数字化运营的体系 , 利于后续长期的发展和转型 。
推荐阅读
- 欧洲|2023世界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单公布,中国有一景区上榜,你去过几个
- 福州|美“枫”了!西岭药谷的枫叶黄了
- 旅行|去芬兰旅行前,你要知道这些,切忌不要给陌生女人开门
- 九寨沟|在泰国旅游,哪些酒店可能会有噪音问题?
- 欧洲旅游|看遍迪拜:全球最壕的城市,究竟有多少个世界之最?
- 欧洲旅游|西班牙最美海滩之一:Calo des Moro海滩
- 荷兰|荷兰多“开放”?露天做此事已屡见不鲜,游客表示:接受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