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天宫空间站建造完成,比国际空间站更先进?


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天宫空间站建造完成,比国际空间站更先进?


文章图片


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天宫空间站建造完成,比国际空间站更先进?


文章图片


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天宫空间站建造完成,比国际空间站更先进?


文章图片


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天宫空间站建造完成,比国际空间站更先进?


文章图片


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天宫空间站建造完成,比国际空间站更先进?


文章图片


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天宫空间站建造完成,比国际空间站更先进?


“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并与天宫空间站交会对接之后 , 测控人员用了两天时间对新实验舱进行了全面状态检查 , 并于2022年11月3日上午将“梦天”实验舱转位到节点舱左侧的永久停泊口 。 至此 , 中国空间站以大写的“T”字构型宣告第一阶段建造任务圆满完成 。

中国空间站“T”字构型完成
许多朋友好奇 , 我们建造空间站拿来做什么用?新的实验舱里边是什么样子?它会跟国际空间站一样吗?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 人类不能总满足于躺在地球摇篮里 , 我们要去浩瀚宇宙探寻真理 , 空间站就是迈向星辰大海的第一步 。
太空中由于摆脱了地球重力束缚 , 许多物理现象都表现得与地面不同:人和其它物体能漂浮在空中不会“掉下来”;火焰不会向上而是向四面扩散;水和其它流体也不再是我们常见的形态 。
在“失重”、太空辐射和特殊电磁环境下 , 人和生物体也会受到影响 , 我们将来做长距离深空旅行 , 比如去火星甚至更远的星球将面临哪些困难?如何确保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些问题都需要实际去到太空才能有答案 。

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将在轨轮换
国际空间站主要有四个实验舱:美国的“命运号”(13个科学实验机架)、欧洲航天局的“哥伦布号”(10个实验机架 , 其中5个归NASA)、日本的“希望号”(共10个实验机架 , NASA占用4个)和俄罗斯新发射的“科学号”实验舱(正在舾装 , 机架数量未知) 。 目前三个已投入使用的实验舱总共拥有约33个科学载荷 , 在20年的时间里产生了超过3000项科学实验成果 。
中国天宫空间站有“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在“天和”核心舱里也布置了实验机柜 , 用于航天员健康监测以及“人系统”方面的科学研究 。 问天实验舱侧重于生命科学研究 , 梦天实验舱则设置了13个物理学实验机架 。 天宫三个舱总共有25个科学机架 , 可开展数千项科学实验 , 单从空间站科学实验机架数量上讲 , 目前我们比NASA多3个 。

问天与梦天实验舱内科学实验柜示意
尽管国际空间站的规模大 , 舱段比我们多 , 但航天迷们对它的“乱”却印象深刻:实验舱狭窄拥挤 , 各种设备和管线密布四周 , 人在里边如同进了“盘丝洞”一般 , 你需要小心穿行 , 因为很难找到地方插脚 。

国际空间站那叫一个“乱”
空间站到底是“整洁”好还是“乱”更好 , 这个问题时常会引起争论 。 有人说科学实验要讲效率 , 一堆电线看着就头疼 , 出了问题还不容易查找故障点;反对者则认为我们花大价钱研制空间站并把它们发射上天 , 不是要搞一个高级的摆设 , 不是为了好看 , 科学家希望用它来搞空间科学研究 , 没工夫把电线搞得整整齐齐 , “乱才有感觉” 。 总之是公说公有理 , 谁也不服谁 。
天和核心舱初亮相时 , 不少朋友看到舱内图像后挺傲娇——看!咱们的空间站就是明亮、宽敞、整洁!我当时就提醒大家这是空间站的初始状态 , 它在投入使用后不会总保持这个模样 , 尽管天宫空间站不会像国际空间站那么糟糕 , 但大家要做好“乱”的准备 。

天和核心舱初始状态
果不其然 , 没过多久天和核心舱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注意看王亚平身后舱壁上的电线
空间站就是一个太空综合实验平台 , 它里边布置了许多生命保障和科学实验设备 , 航天员除了要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之外 , 他们还要在这狭窄的空间里长期生活起居、坚持身体锻炼 。 在这种情况下 , 你很难苛求他们把所有的线缆收拾得整整齐齐 , 也许下一个小时实验还要继续 , 重新插拔电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 所以就由它“乱”一会儿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