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关查获一只活体长戟犀金龟,会根据湿度变色,引科学界关注


北京海关查获一只活体长戟犀金龟,会根据湿度变色,引科学界关注


文章图片


北京海关查获一只活体长戟犀金龟,会根据湿度变色,引科学界关注


文章图片


北京海关查获一只活体长戟犀金龟,会根据湿度变色,引科学界关注


文章图片


北京海关查获一只活体长戟犀金龟
11月3日 , 北京海关所属邮局海关向记者透露 , 他们在近日的一个进境邮件中又截获了外来物种 。 当时海关在对进境航空快件机检查验时 , 发现了一件被申报为“模型”的邮件 , 他们觉得十分可疑 , 因为数量不多 , 而且今年有许多人偷运外来物种的时候 , 都申报为“模型” 。
将这个邮件留下查检后 , 果然发现了异常:其中居然有一只14.5厘米长的大甲虫 。 那必然是不可能让其放行了 , 这么大一只甲虫 , 显然是有意为之的 。 海关将其送到实验室进一步鉴定 。


鉴定结果出来了 , 确定这只甲虫是长戟犀金龟Dynasteshercules , 也叫长戟大兜虫 , 更多人喜欢叫它为大力神甲虫 , 因为它长得很唬人 ,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甲虫之一 , 看百度百科和一些媒体的报道说 , 长戟犀金龟可以举起自身体重850倍的物体 , 不过这个说法我不太相信 , 因为我查找了许多的正经资料 , 并没有发现有关于这方面的说法和研究 , 多半是异宠商人的一种说法了 。
今天 , 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物种 。
长戟犀金龟
从墨西哥南部到玻利维亚南部和小安的列斯群岛都可以找到长戟犀金龟 , 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甲虫之一 , 常规体长在50-181毫米之间 , 但极限体长可以达到184毫米 , 确实是甲虫中的巨兽了 。
雄性和雌性的外观差异非常大 , 如果不特地去识别 , 肯定会觉得是两个物种 。
雄性的前胸背板是黑色的 , 但翅鞘是黄色或者棕色的 , 闪耀着绿色光泽 , 还配合着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 。 最明显的特点就雄性高度特化的胸角及犄角 , 它们向前延伸 , 形成夹角状 , 胸角基部1/2处还有齿状突起 , 令其有了实用性 , 可以夹住物体 , 也可以在打架的时候发挥奇效 , 可以抬起或者挤压对手 。

雌性的个头比雄性个头小很多 , 它没有胸角及犄角 , 身上的披毛很多 , 虽然也有绿色光泽 , 但翅鞘的颜色比较深 , 还有很多凹点 。 看起来很像是某种普通的金龟子 。

关于长戟犀金龟在野外的生命周期 , 人类知之甚少 , 但许多科学家和育种者已经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到了其完整的生命周期 。 卵的平均孵化期为27.7天 , 其次是三龄 , 在25±50天(一龄)、56天(二龄)和450天(三龄)内平均完成发育;蛹期持续约32天 , 而成虫期可以在存活三到六个月 , 总寿命可达两年 。
幼虫是腐食性的 , 主要以枯木为食 , 并在腐烂的原木和腐烂的树干中发育 。 由于其食腐的生活方式而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 它们有助于营养循环和生物降解 。 成虫则主要以腐烂的水果为食 , 在饲养环境下 , 有人观察过 , 它们24小时都能进食 。
根据湿度变色
长戟犀金龟的鞘翅在干燥的空气中呈现会散发绿色光泽 , 但空气在湿度80%以上的情况下 , 它会被动变黑 。 科学家对其变色的原因产生了好奇 , 并认为这可能成为在食品加工中用于监测水分含量的一种方法 , 因为这种变色通过肉眼很容易就能观察到 。
科学家采用扫描电子图像、分光光度测量和物理建模揭示了这种着色开关的机制 。 原来是其鞘翅的干态绿色源自位于角质层表面下方3μ处的广泛开放的多孔层 , 该层的结构是三维的 , 具有丝状线网络 , 平行于角质层表面排列成层 , 并加强了垂直于表面定向的坚固圆柱形柱阵列 。

当水渗入结构并削弱折射率差异时 , 由该层引起的反向散射消失 , 于是就变成了黑色了 。
后记
为了进化出这样奇特的吸湿性材料 , 长戟犀金龟自然是经过了千年甚至万年的进化 , 这个特性是它们通过在残酷的自然竞争中拼杀出来的 。
所以说我们人类多幸运啊 , 通过研究动物 , 就能避免然选择之后的漫长的试错序列 , 研究和发现各种造福人类的技术 。
【北京海关查获一只活体长戟犀金龟,会根据湿度变色,引科学界关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