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码头号”节点舱
实验舱/研究模块生活得到保障 , 航天员就可以投入工作了 。 现阶段 , 科研是空间站的主业 , 实验舱是空间站中面积最大的区域 。 中国空间站里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均属典型的实验舱 。
问天实验舱中设置了变重力科学实验柜、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科学手套箱、低温存储装置等 。
梦天实验舱中设置了超冷原子物理实验柜、高精度时频实验柜、高温材料科学实验柜、两相系统实验柜、流体物理实验柜、燃烧科学实验柜等 。
此外 , 为了满足更多人员的居住需要 , 做好安全储备 , 实验舱有时也会划定一小片区域用于生活 , 这样一来 , 即使核心舱出现故障 , 人员也能够安全避险 。
除了在站内实验 , 空间站还有专门暴露在宇宙真空环境中的载荷实验平台 , 组成各式各样的研究模块 。 据悉 , 梦天实验舱提供了24个舱外标准载荷工位 。
▲空间站内的实验柜
观测舱/光学舱观测舱大体上也是实验舱的一种 , 区别在于以观测为主 , 通过肉眼或仪器全方位观测宇宙 。 目前 , 中国空间站暂未单独设置观测舱 , 最著名的当属国际空间站“炮塔”观测舱 , 也常常被叫做穹顶舱 。
这是一个直径31英寸、拥有7扇窗户的透明圆屋顶 , 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太空舷窗 。 “炮塔”观测舱为航天员提供了360度观测视野 , 许多从太空俯瞰地球的经典照片都出自这面窗户 。
如果发展太空旅游业 , 观测舱作为绝佳的观景平台 , 一定是最受欢迎的地方 。
若使用光学仪器观测 , 则可称之为光学舱 。 据新闻报道 , 中国空间站二期工程将迎来巡天光学舱 , 或将是首个以空间站舱段身份存在的空间望远镜 。
著名的哈勃空间望远镜、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为人类天文探索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 亦是中国深空观测学习的范本 。 巡天光学舱希望在传统空间望远镜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 此举有利于空间望远镜的日常养护与维修 。
▲国际空间站“炮塔”观测舱
资源舱/功能舱及相关控制系统空间站飘浮在太空中 , 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 , 需要经常调整姿态 。 比如 , 对接组装时调节角度 , 运行时修正轨道以维持合适高度 , 手动或自动操纵避免与其他航天器、太空垃圾碰撞 。
资源舱和功能舱很低调 , 有时也属于其他舱段的一小部分 , 却担负燃料储存、轨道机动、电力供应等重要职责 。 资源舱的外部 , 密集分布着空间站关键控制部件 , 如推进器、机械臂、太阳能电池板、通信和导航设备等 。
一些资源舱同节点舱贯通布置 , 内部兼有连通功能、气闸功能和仓储功能 , 也是生命保障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等运行的中继 , 可谓空间站中的“多面手” 。
曙光号功能货舱是国际空间站的第一块组件 , 甚至早于星辰号核心舱 , 足见其地位 。
▲中国空间站舷窗外的太阳能电池板
航天飞船到空间站旅行 , 首先要去得了、回得来 , 交通工具同样重要 。 空间站通过航天飞船来往天地 , 飞船各式各样 , 但必须与空间站对接口适配 。
中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舟”系列货运飞船 , 俄罗斯“联盟号”飞船 , 美国“龙”飞船 , 还有已经退役的航天飞机 , 都可用作空间站的交通工具 。
载人飞船配乘员座位 , 并装备必要的生命保障系统 , 有舷窗和手动驾驶装置 。 货运飞船则要求仓储空间充足 , 且货物固定牢靠 。
空间站往往预留多个对接口 , 供飞船停泊 。 此外 , 还会至少预留一艘载人飞船 , 一旦出现严重事故 , 航天员可以乘坐这艘备用飞船紧急撤离 。
▲“神舟十四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
【收藏!空间站旅行指南】遥望未来 , 空间站的旅行体验将更加丰富 , 普通人的太空旅游将更加容易 。 在专职航天员之外 , 第二批登上中国空间站的人将是科学家、工程师、教师等 , 而第三批又何尝不能是游客呢 。
以空间站为载体 , 人类完全有能力打造太空酒店 , 只要舱段足够多、空间足够大 , 就可以安排不同类型的客房和不同形式的旅游项目 , 配齐专业的导游、厨师和服务员 。
而可回收的运载火箭、更廉价的火箭燃料 , 将使得太空旅行的成本逐渐低廉 , 扩大受众群体 , 随之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
科学家还设想通过离心旋转模拟重力 , 一旦实现 , 人们将可以像往常在地球上一样站立 , 微重力飘浮只在升空阶段和空间站体验项目中存在 , 不会造成过多困扰 , 极大降低了太空旅行前的训练难度 。
推荐阅读
- 地球上交尾时间最长的动物是哪种?人类为何不能像它们那样?
- “神十四”乘组开启“梦天”实验舱!空间站活动空间再添32立方米
- 美国一看就懂!梦天号在太空,轻松发射卫星“蜂群”,背后的含义
- 中国空间站“充电宝”:每平米造价100万元,每天发电1000度!
- 中国太空“巨舰”充电宝:每平米造价100万元,每天发电1000度!
- 人为什么能够吃掉恐龙?
- ?中国空间站喷出“仙气”:时速近3万公里,对接精度1厘米!
- 什么是“自我意识”?
- 哪些昆虫咬人带毒?它们的目的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