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创作背景是什么

【《归去来兮辞》创作背景是什么】《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 。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 , 是作者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那么网友们知道《归去来兮辞》创作背景是什么吗?
《归去来兮辞》1、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仲秋 , 陶渊明出仕为彭泽县令 , 只八十多天便弃官归田 , 作《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 , 任官十三年 , 一直厌恶官场 , 向往田园 。这次辞官回家以后 , 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
2、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 , 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 , 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 。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 , 并赋《归去来兮辞》 , 以明心志 。
3、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州祭酒 , 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 , 十三年中 , 他曾经几次出仕 , 几次归隐 。陶渊明有过政治抱负 , 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已极为黑暗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 , 军阀桓玄篡晋 , 自称楚帝 。元兴三年(404) , 另一个军阀刘裕起兵讨桓 , 打进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 。至义熙元年(405) , 刘裕完全操纵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 。这时距桓玄篡晋 , 不过十五年 。
4、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 , 是数不清的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 。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 , 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 , 谄上骄下 , 胡作非为 , 廉耻扫地 。一个正直的士人 , 在当时的政治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 , 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 。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 , 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 。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 , 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 。
以上就是对于《归去来兮辞》创作背景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