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 , 方成神色慌张地把自己东西装了满满一手提包 , 匆匆离家 。 临走前 , 他告诉母亲:“若是有人来找 , 就说出门了 。 ”说完又塞给了母亲两百元 。 “孩子 , 怎么回事呀?”“你别管!”方成烦躁地吼了一句 。
第二天一早 , 一辆警车停在村头 。 几名公安人员走进刘桂兰家 。 她照儿子的话原样复述了一遍 。 公安人员将一副锃亮的手铐戴在方龙的手上 , 并且告诉刘桂兰 , 方成有严重犯罪行为 , 一旦知道消息 , 要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
就在公安人员离去不到两个小时 , 方成过去的一个“朋友”来到方家告诉她 , 方成现在自己家中 , 打算到外地避避风 , 今晚就走 。 只是路费还差一些 , 让家里帮助筹措点儿 , 毫无法制观念的刘桂兰为了儿子的“安全” , 什么也没考虑 , 便把身上的两百元钱拿了出来……钱送去了 , 方成正是用这些钱作旅资 , 潜往外地 , 暂时逃避了法律的制裁 。 ·
几天后 , 公安人员再次来到方家 , 刘桂兰仍然用一套假话搪塞 。 在她看来 , 儿子避过这一阵兴许就没事了 , 不管怎样 , 自己也不能把儿子推进“火坑”呀!她哪里知道 , 正是自己这一无视法律的最后抉择 , 帮助儿子踏入了罪恶的深渊 , 同时自己也已构成了犯罪 。
方成潜逃后 , 藏匿在外地一个朋友家 , 他为自己的得计而洋洋得意 。 一天午后 , 他闲来无事 , 来集市上游逛 , 因为拥挤 , 和一名青年发生了口角 。 在一顿吵骂后 , 野蛮成性的方成扭身去商店买了把菜刀 , 再次向对方寻衅 。 双方撕扯起来后 , 方成抽出那把锋利的菜刀朝对方头部猛砍了两下 , 那个青年的头上登时血流如注 , 倒地身亡……就在方成又一次企图逃跑时 , 被集市上的公安人员抓获归案 , 并被押解回来 , 同他的弟弟、母亲以及同伙中的“小弟兄”一起 , 接受法律的制裁 。
法庭宣判后 , 在法定期限内 , 方成被正法;方龙被押赴监所服刑 , 刘桂兰手里虽着一纸释放证 , 却痛不欲生……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就这样毁灭了 。 然而 , 这场家庭悲剧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我们不想也不应去过分地苟责母亲 , 因为一个人的犯罪毕竟是存在着多方面原因的 , 但是 , 母亲们啊!当你们在为儿女献出真诚无私的母爱的时候 , 你们应该想想这爱是否纯洁无瑕 , 更应该考虑一下你的这种爱带给儿女的将会是什么?
溺爱是中国人传统的育子方法 , 因为溺爱培养下的孩子缺少独立性格 , 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
自古以来就有“慈母败子”的说法 。 所谓“慈母”指的是一种过分的母爱 , 也就是溺爱 。 从字面上看 , 溺爱的“溺”字兼有过分和淹没的意思 , 过分地疼爱孩子等于淹没他们 。 古人云:“虽曰爱之 , 其实害之;虽曰快乐性格施教爱之 , 其实仇之 。 ”这是对“溺爱”一词最好的注解 。 韩非子有句话: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 , 皆见爱而未必治也 。 这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没有比得上父母爱子女之情的 。 但是只有爱 , 不见得就能教育出好孩子来 。
现代社会 , 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 , “捧在手里怕飞了 , 含在嘴里怕化了”呵护有加 , 爱护过度成了家庭教育的主流 。 呵护有加 , 爱护过度的家庭教育就是溺爱型教育 。 溺爱就是非理性的过度宠爱、迁就、姑息孩子的态度 。 具体表现为让孩子在家庭中处于特殊的地位 , 过度保护 , 视为家庭的中心人物;对孩子的任性、骄横采取百依百顺的态度;生活上让孩子吃独食· , 包办代替;对孩子的缺点错误“护短”等 。
【惯子如杀子!丧偶的她独自抚养孩子,结果用“母爱”毁了两个儿子】在溺爱的呵护下 , 孩子无法建立基本的抑制反射 , 不能很好地抑制自我中心和独立本能 。 连起码的社会抑制都难以达到社会人的需要 , 更不用说优良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了 。
推荐阅读
- 纪实:常熟“第一美女”的毁灭史,她的奢靡荒唐,比你想得更恶劣
- 女子穿睡衣酒后驾驶被查:我妈才50岁,死了,我想找我妈去
- 酒驾肇事逃逸沉寂半年!金赛纶“首发文”挨轰急删,背后关键曝光
- 陕西10月醉驾“TOP10”公布,7成出现在上旬
- 华为nova9Pro降价1350元,6枚摄像头,极致拍照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