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NASA月球车借鉴中国“祝融”号,专家:未来可能复制更多中国设计】

文章图片

据南华早报近日报道 , NASA在最新研发的一款月球车“VIPER”中 , 使用了悬挂设计 , 这疑似抄袭了我国的“祝融”号火星车 。 而这种设计 , 一举解决了美方火星车在25年来面临的难题 。 随后 , 美媒发出警告称:禁止中美在科学上的交流 , 将不利于美方 。
(中国“祝融”号火星车)
NASA月球车使用抄袭中国设计近日 , 南华早报一篇报道指出 , 在中国“祝融”号火星车执行了一年多的任务之后 , 美国NASA一研究中心研发出了一款新型月球车“VIPER” , 这种月球车在脱困问题的设计上 , 借鉴了中方的做法 , 采用了悬挂系统设计 , 并于今年7月完成了地面测试 。
一位参与了“祝融”号火星车设计的专家也表示 , NASA的这款月球车在这一功能上 , 确实复制了中国设计 。 尽管中美这两种车轮子数量并不同 , 但是悬挂系统的原理是不变的 , 这种设计此前只有中方才有 。
当前 , 我国“祝融”号火星车已经在火星表面工作500多天 , 其主要任务就是在火星上“四处游荡”采集数据 , 当前总行驶路程为1921.5米 。 尽管路程不长 , 但是“祝融”在火星表面面临的困境可不少 ,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在陷入复杂的地面环境时 , 让自己成功脱困 。 而悬挂系统这一设计 , 就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
(“悬挂系统”脱困原理)
悬挂设计解决美国25年未解难题当时在“祝融”号发布时 , 这一悬挂式的结构就令很多人不解 。 车身两侧的三个轮子 , 被分成两段 , 通过杠杆结构进行了连接 。 这种设计可以使车轮在陷入浮尘 , 或是被岩石卡住时 , 通过模拟尺蠖运动进行脱困 。
而所谓的尺蠖运动 , 就是在移动时将前腿固定在表面 , 抬起中部的身体向前拖动 , 这样既能节省能量 , 又能提高效率 。 报道表示 , 这种“悬挂系统”使得火星车直接将脱困能力提高了80% , 大大提高了其在太空运行的效率 , 加大了生存机会 。
但是 , 美国自火星车研发以来 , 一直都没有解决自行脱困这一问题 。 1997年 , 美国将第一辆火星车Sojourner送上火星 , 在工作了三个多月后 , 因卡在石头上结束了寿命 。 随后 , 勇气号火星车登场 , 在工作了6年后 , 因卡在沙坑内无法脱困 , 导致电量耗尽失联 。 所以 , 美方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 , 最后参考了中方的设计才使得问题得以解决 。
(美媒警告:禁止中美科学交流损害了美国)
美方限制中方发展 , 美媒警告:只能害了美国对于美方的此次“抄袭”事件 , 一位“祝融”号研究员表示 , 尽管美宇航局非常伟大 , 拥有非常新奇的想法 , 但是其面临的阻碍也非常大 , 美方借鉴中方设计 , 这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 之后中国的技术只会越来越先进 , 届时美方可能会进行更多的复制 。
早在2011年 , 美方就提出了一个沃尔夫条款 , 来对中美航天合作设限 , 自此双方在这一领域内的交流基本停滞 , 此后 , 美方还在各种活动上 , 严格审查中国研究员和学者 , 想要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遏制中方的发展 。 但是 , 美方的这一做法 , 并未如其所愿 。 自2011年以来 , 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 , 太空计划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中国空间站已初步建成)
前几日 , 我国再次成功将“梦天”实验舱送上太空 , 并顺利完成对接 , 中国空间站正式建成 。 对此 , 美媒发出警告称 , 中国在该领域的进步速度已经大大超越美方 , 美国的众多盟友也不断通过与中国接触交流来获得成长 , 但美方却无动于衷 , 这样的态度并不能获得任何好处 。
(编辑:沁芸 审核:战刀)
推荐阅读
- 我们距离真正的元宇宙,还有多少年
- 美国宇航局模仿中国火星车设计,靠独特组件,动力提升8成
- 费米悖论的探究:为什么其他星球不存在生物?
- 对认知的一般理解
- 万万没想到,美国抄中国作业抄到月亮上去了
- NASA缩时视频展示过去12年宇宙变迁
- 地外生命存在吗?在何处?为何遍寻不到?
- 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天宫空间站建造完成,比国际空间站更先进?
- NASA的新型滑翔机可以把任何机场变成太空发射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