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情况就是一个物种因为人为的因素导致了数量急剧下降 , 以至于到了需要高度保护的地步 , 当这种动物与另一种动物发生冲突时 , 人就要出手了 。 我们还是举个实际的例子 , 在非洲生活着两种白犀牛-北白犀和南白犀 , 这是一对难兄难弟 , 因为早在19世纪 , 南白犀遭到了疯狂的猎杀 , 到了19世纪末 , 南白犀差点灭绝 , 好在科学家们在南非找到了一个南白犀的种群 , 通过人工繁育 , 它们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
但就在南白犀被保护时 , 人们悄悄地对北白犀下手了 , 在不到50年的时间内 , 北白犀从上万头的数量变成了35头 。
虽然在20世纪初 , 科学家们积极地保育 , 但是由于它们数量太少 , 再加上转运到安全地方时意外的死亡以及偷猎者的不依不饶 , 它们最终还是野外灭绝了 。 目前北白犀只有在人工饲养下还有两头 , 但遗憾的是这两头均为雌性 , 在保护人员24小时的武装保护下 。
【现实版鹬蚌相争,蚌被砸碎,鹬被放走,人该不该干预动物争斗?】显然 , 北白犀是因为人类的过度猎杀而野外灭绝 , 对于这种物种 , 它们就需要人为的干预了 , 此时不管是什么动物想要伤害它们 , 估计都得吃免费的枪子 。
除此之外 , 我国的朱鹮也是很好的例子 , 它们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认为在我国灭绝了 , 但是好在我国的科学家们没有放弃寻找它们 , 终于在1981年找到了4大3小7只朱鹮 , 在层层的保护和繁育下 , 它们如今在我国有着5000只的数量 , 我国也成为了朱鹮拥有数量最多的国家 , 没有之一 。
第二种情况是人为放生或者带入的不属于该区域的物种与野生动物发生冲突 , 我们也举个例子 , 早在本世纪初 , 藏獒曾被商家炒作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犬种 , 价格也是少则几千 , 多则数百万 , 正是因为这样 , 藏獒的养殖场在高原地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
但是 , 随着藏獒经济泡沫的破碎 , 藏獒这种主要以肉为食的狗成为了养殖场最头疼的存在 , 随着养殖场的破产 , 大量的藏獒被放生到了高原地区 。
经过优胜劣汰后 , 存活的藏獒恢复了它们祖先狼群居的习性 , 在高原地区形成了一股很强的力量 , 它们不但会偷猎牧民的家畜 , 还会成群的去捕杀野生动物 , 并且还对藏马熊、雪豹等珍稀的保护动物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
这种情况下 , 就需要人出手去终止流浪藏獒对生态的破坏行为了 。
总结
动物之间的争斗 , 通常是不需要人插手的 , 因为这其实是动物生存所必须经历的 , 换句话说 , 被蚌夹住的鹬 , 即使救了一次 , 下一次也有可能被夹住 , 从而死亡 。 但是也有例外 , 当一个物种因为人为因素影响数量极少时 , 就需要人去插手了 , 毕竟这是恢复它们种群的最后希望 , 而且当人为的放生导致一些物种泛滥而威胁到原生动物时 , 也需要人去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