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种见不得光的菜,一棚卖两万,年赚1000多万,他是怎么做到的( 二 )


就在王胜辉生意越做越红火的时候 , 一次在和黄峰林的洽谈中 , 让他的财富版块又扩大了一块 。 黄峰林告诉他 , 每年他所花费的运输费都可以再开一项业务了 , 为什么不考虑在当地置办公司呢?王胜辉听了后觉得他说的在理 , 于是他立刻就开始寻找解决办法 。

王胜辉想在武汉直接建立蒜黄培育基地 , 只不过武汉仅有两个月达到了蒜黄的种植标准 。 但王胜辉没被打倒 , 他不仅要在武汉种蒜黄 , 还要种植反季节蒜黄 。
一个外地人想要在武汉立足地谈何容易 , 于是他就想和黄峰林合作一起吃下这块蛋糕 。 他怕黄峰林不答应 , 于是提出赚的第一年的利润都给黄峰林 , 如果赔了自己给黄峰林出钱 。 黄峰林被王胜辉的诚心打动 , 两人开始了合伙 。

因为王胜辉对种植蒜黄经验丰富 , 又对温度的把控到位 , 所以在他的严格把控下 , 种下大蒜的两个月后 , 蒜黄就长出来了 , 而且蒜黄的质量还很好 , 即使运到市场上依旧很新鲜 。
王胜辉的蒜黄一上市就收获了消费者的喜爱 , 而且他还将韭黄做了分类 , 把定州的蒜黄售出中高端人群 , 武汉种植的蒜黄按照精品售出 , 满足了各级消费者的需求 , 蒜黄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000万 。

王胜辉用自己的成功为后人提供了借鉴经验 , 他勇于创新 , 大胆变革 , 成功于他来说只是时间问题 。
看了王胜辉的创业故事 , 你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