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种见不得光的菜,一棚卖两万,年赚1000多万,他是怎么做到的


小伙种见不得光的菜,一棚卖两万,年赚1000多万,他是怎么做到的


文章图片


小伙种见不得光的菜,一棚卖两万,年赚1000多万,他是怎么做到的


文章图片


小伙种见不得光的菜,一棚卖两万,年赚1000多万,他是怎么做到的


文章图片


小伙种见不得光的菜,一棚卖两万,年赚1000多万,他是怎么做到的


文章图片


小伙种见不得光的菜,一棚卖两万,年赚1000多万,他是怎么做到的


文章图片


小伙种见不得光的菜,一棚卖两万,年赚1000多万,他是怎么做到的


文章图片


小伙创业不走寻常路 , 他的致富宝典不能见光 。 靠着敏锐的商业嗅觉 , 他赚到了别人赚不到的钱 , 一年营业额就达到了1000多万元 。 这种见不得光的植物究竟是什么?

这个正在夜色下忙活的男人叫王胜辉 , 是定州人 , 他的工作只能在晚上进行 。 为了防止这些植物见光 , 他建造了一个无光的生长环境 。 这些植物要在黑暗的环境下待够22天 , 才可以采摘 , 而采摘后的植物也要避免与阳光的接触 , 然而就是靠着这种植物 , 王胜辉一年狂赚1000多万元 。

原来这种植物就是蒜黄 , 它如果接触到光线 , 就会长成蒜苗 , 所以只有避光生长 。 1斤的大蒜就能长出3公斤的蒜黄 , 所以蒜黄更受种植户们的喜爱 。
王胜辉的家乡家家户户都以种蒜黄为生 , 所以自打懂事起 , 他就靠拉大蒜维持生计 。 他本以为自己的生活会一直平静如水 , 然而就在2008年 , 一个机遇改变了他的命运 。

同村的一个人想要和他一起合伙做蒜黄生意 , 那人提出只要王胜辉能把蒜黄在武汉的市场打开 , 那人就将蒜黄的利润分他一半 , 在金钱的诱惑下 , 王胜辉同意了 。
【小伙种见不得光的菜,一棚卖两万,年赚1000多万,他是怎么做到的】王胜辉拉着20吨的蒜黄去到了武汉市白沙洲最大的农副产品大市场 , 他觉得只要能打开这里的市场 , 那么以后就不会愁销路 。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 , 推销蒜黄比种植蒜黄更难 , 王胜辉在农贸市场转悠了好几天 , 没有一点收获 , 看着乡亲们辛苦种的蒜黄天天被倒掉 , 他心急如焚 。
这时王胜辉注意到市场上蒜黄最大的经销商涂春华 , 他想着要是能与涂春华搭上线 , 那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但涂春华他有自己固定的货源 , 所以去王胜辉那里拿货拿得就很少 。

于是王胜辉决定上门拜访涂春华 , 让他看到自己的诚意 , 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 不过王胜辉没有放弃 , 他靠着经验积累的三串数据 , 能准确预测蒜黄市场价格的波动 , 这让涂春华刮目相看 , 也让涂春华主动和他达成了合作关系 。

蒜黄的市场打开了 , 但2011年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 , 有一次一个经销商表示 , 如果王胜辉的蒜黄质量再提升不上来 , 就会和他终止合作 , 这让王胜辉犯起了嘀咕 , 蒜黄哪里出问题呢?
原来王胜辉收购蒜黄的时候是按照长度定价的 , 于是种植户们为了多赚钱 , 就把蒜黄的采收期延后了好几天 。 然而正常采收的蒜黄可以存放8天 , 而超期的蒜黄放一天恐怕都会出问题 。

为了稳住客户的心 , 王胜辉立马去了唐山 , 重新收购蒜黄补发给客户 , 然而就是这次唐山之行 , 让王胜辉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
原来唐山种植蒜黄采用的是现代保温大棚 , 种出来的蒜黄不仅产量高还质量好 , 而定州这边一直都是老式的土棚 , 这让王胜辉产生了危机感 , 如果不马上进行变革 , 蒜黄的市场很快就会被唐山霸占 。

回到定州后 , 王胜辉拿出自己四十多万元的积蓄 , 与两个人合伙凑了100万 , 承包了8亩地 , 建起了25个大棚种蒜黄 , 因为有了之前的教训 , 王胜辉这次严抓质量问题 , 所以只用了45天 , 他就赚了70多万元 。
然而赚大钱的路并没有维持太久 , 在2013年的时候 , 因为王胜辉种的韭黄比正常的韭黄矮 , 产量又少 , 这让王胜辉很是担心 , 他开始全国各地寻找答案 ,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 , 蒜黄长不大的原因找到了 。

原来先把大蒜培育成发芽 , 再种到棚里就会错过黄金生长期 , 不仅拉长了生长周期还导致了质量下降 。 但经过改良后 , 王胜辉的蒜黄一年就售出了200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