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校园情变”引发悬案,凶手三次被判死刑却终获“无罪”( 三 )


案发当晚 , 曾爱云想和小霞说清楚 , 自己想要退出这段纠葛 , 然而小霞不同意 ,
两个人在学校内的凉亭里一直交谈到深夜接近12点(注意:死者的死亡时间在11点左右) 。
而在警方提供的证据中 , 出现了小霞的供词:
她和曾爱云待在一起时 , 曾经有20分钟左右接了家里人的电话 ,
这段时间曾爱云去了哪里 , 她不清楚……
也正是这“20分钟” , 让警方认定曾爱云就是前往308实验室杀人 。
不过 , 曾爱云面对这样的指控 , 却一直喊冤 , 声称自己从未离开过凉亭!

其实 , 小霞并非从一开始就供述曾爱云消失过20分钟 ,
她的供述也是反反复复 , 最开始是认定曾爱云从未离开过 ,
后来经过多次警方问询 , 供词才变得模模糊糊起来……
她还曾经给当时的刑侦队长发过短信 , 再一次表达曾爱云没有离开过 。
最终 , 小霞被法院以包庇罪判处两年刑期缓期两年执行……
05、陈华章的“秘密”
从2005年案件开始审理 , 直到2010年 ,
曾爱云被法庭判处三次死刑!在此期间 , 他一直不停上诉 , 坚称自己的冤枉的……
在他的辩护律师看来 , 那名所谓的“帮凶”陈华章 , 更有杀人嫌疑存在!
原来 , 就在案发当晚11:30分左右 , 曾爱云、小霞以及死者的同寝室室友 , 都曾经收到过一条蹊跷的短信 。
短信是从周玉衡的手机发出 , 发给曾爱云和小霞的短信中写道:“他选择退出!”
发给室友的短信中写道:“他当天晚上不回寝室了 , 在外面过夜” 。

陈华章
经过警方调查 , 这些短信根本不是周玉衡发送 , 因为当时他已经死亡 。
而手机也在陈华章的抽屉里被搜出 , 他也承认是自己所发 。
理由却是——为了帮助曾爱华继续掩盖犯罪事实……
陈华章的供述 , 如同挤牙膏一般 , 一点一点的往外蹦 。
他先是说自己看到曾爱华杀人 , 却并不说自己参与下药 , 后来药粉被检测出来 , 才交代是自己下药 ,
再往后 , 从他的抽屉里找到了麻绳和死者的手机 , 这才又说自己的帮凶……
那么 , 这个陈华章有没有杀害周玉衡的理由?
警方找到了陈华章的日记 , 里面记载了这几年他对导师偏爱周玉衡 , 而冷落自己的不满 ,
嫉妒心 , 有时也可以让人迷失!
当然 , 陈华章自始至终不承认自己因为嫉妒心理杀害周玉衡……
在案件审理期间 , 还曾经请来心理学家对曾爱云和陈华章进行过“心理测试” ,
测试结果显示:
陈华章有可能参与了捂鼻、勒脖、拖尸等行为;而曾爱云并未参与过!

被羁押12年的曾爱云变化很大
可惜 , 心理测试只能作为案件审判的参考 , 无法作为判决依据……
06、结局
一直到2015年7月 , 这起已经过去12年的校园凶案 , 进行了第四次判决!
曾爱云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人 , 等成了眼神混沌的中年人!
这一次 , 他终于等来了“无罪”判决……
曾爱云被判无罪 , 当庭释放!
而陈华章 , 身上虽然也疑点重重 , 但是却无法认定他预谋杀人 , 因此维持原判终身监禁!
十二年之后 , 曾爱云从铁窗之后走了出来 , 饱经沧桑!
当年和自己同一届的研究生同学们 , 大都已经结婚生子、事业有成 ,
他却错过了太多 , 空留遗憾……

在地里干农活的曾爱云
曾爱云的人生 , 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 , 彻底打乱 , 无法回转!
据说 , 湘潭大学曾经表示 , 愿意重新接受曾爱云入学就读 。
但是 , 12年的牢狱生活 , 曾爱云对那些专业知识早已经忘却 , 重读的可能性很小!
他重新回到社会 , 却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少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