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火车乘客有上千人,几十份盒饭却卖不动,到底是因为什么?


一列火车乘客有上千人,几十份盒饭却卖不动,到底是因为什么?


文章图片


一列火车乘客有上千人,几十份盒饭却卖不动,到底是因为什么?


文章图片


一列火车乘客有上千人,几十份盒饭却卖不动,到底是因为什么?


文章图片


一列火车乘客有上千人,几十份盒饭却卖不动,到底是因为什么?


文章图片


众所周知 , 火车是我国的主要交通工具 , 而且全国火车的总里程也居世界前列 。 每年春节的时候 , 都会有很多去城市务工的人员返乡 , 此时火车站就会出现人流高峰 。
一般来说 , 这些人一般会在车上呆几个小时 , 甚至十几个小时 。
以往 , 在火车站的站台之上 , 都会有一些叫卖的小贩 。 现在 , 站台小贩全部被清空了 , 乘客们想要吃上“馍菜汤” , 唯一的选择就是火车上的饭食 。
细心的朋友可能就会发现 , 一节车厢好几百人 , 一列火车上千人 。 然而 , 售卖餐点的小推车 , 从头推到尾 , 再从尾推回来 , 十几盒快餐居然卖不出去 。
按道理来说 , 快餐应该是“卖方市场” , 为何大家会那么讨厌呢?

八十年代的绿皮车经过了70多年的发展 , 我国的经济早已经排在世界前列 , 很多交通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 尤其是高铁 。
不过 ,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 , 最受大众欢迎的交通工具还是火车 , 它也有一个很通俗的名字叫做“绿皮车” 。
如果你的家中有老人 , 或者年龄稍微大一点的人 , 他们一般都会知道 , 七八十年代绿皮车上卖的东西还是很“良心”的 。
据悉 , 当时火车上卖的东西 , 比市场上卖的东西还要便宜 , 称得上是物美价廉 。

那个时候 , 在火车的站台旁边 , 还有许多小贩可以停靠 , 当地有特色的东西随处可见 , 比如:信阳陶碗米饭、武汉热干面、桂林米粉等 。
或许是因为有竞争的原因吧 , 所以绿皮车里的东西也比较好 , 有的乘客宁愿去吃火车里的食物 , 也不会在小贩那里购买 。
记得在八三年的时候 , 有一个长辈从济南去潍坊 , 虽然路程不是很远 , 但是因为绿皮车的车速太慢 , 所以他在车上吃了一顿饭 。
当时 , 车厢里的饭菜真的很不错 , 都可以和饭店中的味道相提并论 , 而且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的便宜 。

因为那时物价还比较低廉 , 所以一碗米饭一毛 , 一个汤一毛 , 再加上一些饮料 , 一顿饭也就几毛钱的样子 。
如果想要改善一下伙食 , 点上一份肉菜 , 总的加在一起也就一块多点 , 价格还是相当实惠的 , 所以吃的人也非常多 。
【一列火车乘客有上千人,几十份盒饭却卖不动,到底是因为什么?】当然 , 那时绿皮车上的饭菜受欢迎的原因还有一个 , 那就是在用餐车厢中吃饭有地方坐 , 不用在乘客车厢中挤着 。
不过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绿皮车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渐被取代了 。 与此同时 , 站台旁边的小贩也不见了 , “火车伙食”物美价廉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 。

现在火车的食物为何没有人买现在 , “火车伙食”所面临的情况 , 与八十年代相比真的是天差地别 。
古人曾言:“民以食为天” , 尤其我国还是“饮食大国” , 可是现在火车上的餐点就是卖不出去呢?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
其一 , 车程占据很大一部分原因 。 以往 , 绿皮车的车速比较慢 , 坐车的时间会很长 , 所以乘客不得不吃饭 。
如今 , 火车的车速提高了许多 , 以往一天的路程 , 现在只需要几个小时 。 因此 , 很多乘客也没有必要在火车上吃饭了 。

其二 , 火车上的餐点比较贵 , 这是许多乘客反映最多的问题 。
或许是因为缺少竞争者吧 , 一般火车上售卖的东西比外边贵了许多 , 一瓶普通的矿泉水都要三四块 。
一盒米饭套餐 , 盒内仅仅只有一份米饭+一两口小菜 , 就需要十几块钱 , 更有网友爆料了一些内幕:
火车上的盒饭都是有套路的 , 新鲜烧出来的菜和蒸出的饭 , 从头推到尾再从尾推到头是60元一盒;
第二次再推出来的时候 , 盒饭就变成了50元一盒;第三次推出来的时候 , 有可能就是30元、20元一盒 。 不过 , 这个时候盒饭已经很凉了 , 而且味道也很不好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