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蛇长到尽头会变蛟吗?为什么很少见到蛇的尸体?


大蛇长到尽头会变蛟吗?为什么很少见到蛇的尸体?


文章图片


大蛇长到尽头会变蛟吗?为什么很少见到蛇的尸体?


文章图片


大蛇长到尽头会变蛟吗?为什么很少见到蛇的尸体?


文章图片


大蛇长到尽头会变蛟吗?为什么很少见到蛇的尸体?


文章图片


【大蛇长到尽头会变蛟吗?为什么很少见到蛇的尸体?】中华民族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民族 , 从古至今诞生了许多神话故事 , 其中有一个关于蛇的 , 说蛇长到尽头就会化为蛟 。
蛟是龙的前身 , 它想要蜕变成为龙的话 , 需要经历千年的修炼 , 然后沿着江河湖泊进入大海 , 方能化身为龙 。 而这段过程 , 就被称为“走蛟” 。
由于走蛟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 引得洪水爆发 , 民不聊生 。 而且蛟是沿着江河游动的 , 所以遇桥毁桥 。 于是人们为了阻止灾害的发生 , 常常在桥身上雕刻龙的图案 , 以及在桥洞里悬挂一柄宝剑 , 以达到吓退蛟的目的 。

神话故事流传很广 , “蛇大变蛟”的说法也由此而生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人们看待自然的眼界也越来越科学 , 许多人已经不相信“鬼神”一说了 , 但仍有少部分人存怀疑的态度 , 并提出了一些质疑 。
比如蛇是分布最广的野生动物之一 , 它们在野外几乎随处可见 , 不过尽管蛇的数量如此之多 , 但为何我们在野外却很少看见它们老死的尸体?难道“蛇大变蛟”是真的吗?

蛟和龙都是存在神话故事里面的生物 , 之所以会与一些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 , 主要原因是古时候人们世界观不发达 , 于是便将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与怪力乱神联系在一起 。
然而在当代 , 许多自然现象已经能用科学解释了 , 那么“蛇大变蛟”的说法自然也是站不住脚的 。
我们之所以在自然界里面很少见到蛇的尸体 , 主要原因是因为有天敌、清道夫以及微生物等的存在 。

很少蛇能寿终正寝在动物生态学里面 , 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食物链” , 这点我们在学生物上也有所了解 。
地球上没有任何生命形式能够保持隔绝并独立于环境或其他的生命形式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自然界里面的物种 , 几乎都处于食物链中的一环 , 无数条食物链错综复杂 , 交织在一起形成庞大的食物网 。
食物链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多数的动物都属于消费者 , 它们之间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 这两个角色并非是固定的 , 同一物种 , 它可能是捕食者 , 也可能是被捕食者 。

对于兔子来说 , 蛇是它们的天敌 , 蛇会捕食兔子;但对于蛇来说 , 老鹰则是它们的天敌 , 老鹰会捕食蛇 。
听过这样一个说法 , 非洲大草原上的羚羊 , 必须跑得比最快的豹子还要快 , 这样它才能活下去;而豹子则必须跑得比最慢的羚羊要快 , 这样它才能捕获到猎物 。
在自然界里面 , 幼小、衰老、孱弱的个体 , 往往就会被天敌所捕食 。
蛇的天敌众多 , 有蜜獾、蛇鹫、兔狲、鼬科动物等等 , 正是因为有这些天敌的存在 , 所以很少蛇能够寿终正寝 , 往往在示弱的时候就被捕食掉了 。

“清道夫”的饕餮盛宴人们常常将一些掠食者分为“捕食者”和“清道夫” , 食物获取主要靠狩猎为主的被称为“捕食者” , 食物获取主要靠食腐的则被称为“清道夫” 。
地球上的物种发展至今 , 几乎所有的捕食者都具备了机会主义 , 即不会拒绝腐肉 。
比如斑鬣狗 , 它们是非洲大草原上的主流捕食者 , 捕获的猎物不会比狮子少 。 但是在一些缺乏“清道夫”物种的地区里 , 它们则会承担起“清道夫”的角色 。

“清道夫”对于自然界来说十分重要 , 它们对防止疾病传播、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有着突出的贡献 。
在自然界里面 , 动物机体消亡之后 , 尸体暴露在环境中 , 如果没有得到处理的话 , 很快便会滋生细菌、污染环境 。 尤其是当出现大规模动物死亡事件时 , 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 。
“清道夫”的存在 , 就是防止这类现象出现 , 当机体死亡之后 , “清道夫”们凭借敏锐的视觉、嗅觉 , 快速发现动物尸体 , 并将其吃掉 。
自然界里面如果有蛇老死之后 , 很快就会被一些“清道夫”发现 , 对于这些食腐动物来说 , 动物尸体就是它们的饕餮盛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