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马加爵杀人案,犯罪专家揭露,只因室友发现了他的这个隐私


回顾:马加爵杀人案,犯罪专家揭露,只因室友发现了他的这个隐私


文章图片


回顾:马加爵杀人案,犯罪专家揭露,只因室友发现了他的这个隐私


文章图片


回顾:马加爵杀人案,犯罪专家揭露,只因室友发现了他的这个隐私


文章图片


回顾:马加爵杀人案,犯罪专家揭露,只因室友发现了他的这个隐私


文章图片



马加爵杀人案 , 当年非常轰动 , 甚至有段时间内 , 大学同学再见面 , 都要戏称一句 , 感谢当年的不杀之恩 , 可见马加爵当年杀害四个室友的行为又多么轰动 。
这个案子 , 如果放到今天 , 可能会引发更大的轰动 , 除了当年智能手机没有普及之后 , 这个案子村案发 , 到马加爵执行死刑 , 前后只有四个月时间 。
放到今天根本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 , 一来是因为马加爵没有上诉 , 二来是因为当时的云南高院还有死刑复核权 , 07年开始 , 死刑复核权就全部收到最高院了 。

马加爵这个案子 , 当时出来的时候 , 很多暴露出来的信息 , 都说是马加爵和室友有积怨 , 很多人甚至把这个积怨归结到马加爵的贫困上面 。
但事实上 , 多年之后犯罪心理专家李玫瑾披露了事情的真相 , 整个悲剧的发生 , 跟贫穷没有任何的关系 , 也并非是什么积怨 , 而恰恰相反 , 事情的发生 , 是因为马加爵的一连串“奢华”行为 。
大三那年 , 马加爵没有回家 , 为什么没有回家 , 因为他买了一台二手的电脑 , 所以他决定寒假就不回家了 。
当年还没有智能手机 , 因为电脑就成了了解外部世界最重要的手段 , 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 , 放暑假不回家 , 躲在宿舍玩电脑 , 他会看什么呢?

很显然 , 这个事就算是放到今天也是一样 , 他看了一些成人片子 , 马加爵是从农村来的 , 可能之前还比较保守传统 。
这一下子放开了 , 你看了之后会咽口水 , 会产生冲动 , 而这种冲动 , 是完全无法克制的 , 对于马加爵来说 , 卖电脑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 一下子把恶魔全都给放了出来 。
马加爵执行死刑之前 , 李玫瑾教授 , 曾经有一个记者问了马加爵这样一个问题 , 他寒假期间有没有过性行为?

马加爵的原话是 , “有好多次 , 在校外 。 ”
这也就是说马加爵在校外 , 进行了某种行为 , 这被认为是非常不道德的 , 属于马加爵的绝对隐私 , 毕竟在那个时代 , 他们还都是比较保守的孩子 , 尽管偶尔会犯错 , 但根子上 , 还是比较保守的 。
但这个事 , 还是被室友知道了 , 于是打牌的时候 , 室友就说了一些过激的话 , 这导致马加爵害怕 , 室友会把自己做的事情给捅出去 。

马加爵不属于激情杀人 , 他这是典型的灭口行为 , 正是因为马某某有羞耻心 , 他很在乎面子 , 而且他内心也觉得这事不好 , 他才出现了杀人灭口之心及之举 。
三天杀四个 , 典型的灭口 , 仅仅是因为害怕事情暴露的羞耻心 , 甚至在法庭上 , 马加爵经常口误 , 说他们三个如何如何 。
实际上 , 马加爵杀了四个 , 为什么说他们三个呢?

事实上是那个人跟他更是无仇无怨 , 仅仅是因为要灭口 , 所以把他也给杀了 , 最终一场轰动全国的悲剧发生了 , 起因就是因为羞耻心 。

正是有这种羞耻心 , 才让马加爵坚持不上诉 , 尽管他的家人要上诉 , 马加爵在法庭上要求判他死刑 , 他没有狡辩 , 愿意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
当然这么说 , 并不是为他开脱或者减轻罪责 , 只是说 , 人性都是复杂幽暗的 , 每个人都有幽暗的部分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 , 平时注意保护隐私 , 知道别人的隐私也不要到处宣扬 , 其实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纷争 。
【回顾:马加爵杀人案,犯罪专家揭露,只因室友发现了他的这个隐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