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如何从“编瞎话”到全球一体化?


人类是如何从“编瞎话”到全球一体化?


文章图片


人类是如何从“编瞎话”到全球一体化?


在尤瓦尔·赫拉利的著名的《人类简史》中提到一个观点 , 人类从动物中脱离出来的一个关键节点是认知革命 。 也就是说人类突然有了“编瞎话”的能力 。 例如:河边有一群狮子 , 对于聪明的猴子或者鸟类来说 , 它们都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呼喊同伴 , “小心 , 有群狮子!”然而人类却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技能 , 他们开始说 , “假如 , 有群狮子?”“假如明天会下雨?”“有个雨神在降雨保佑我们!”这一独特的能力使得人类可以聚集起更大的群落来组织生产 , 使得人类的生存范围迅速扩张 。
说来可笑 , 如果没有八卦能力 , 或者“编瞎话”的能力 , 人类能够聚集起来的人数及其有限 。 这也可以理解 , 如果两个人在一起 , 沟通是一对一 , 百分比的效率的话 , 三个人的组合就只有三分之一 , 人数越多 , 沟通效率越低 , 矛盾越多 , 也就没办法组合在一起 。 而有了“编瞎话”的能力 , 大家可以共同想象一个保佑他们的“雨神” , 或者一个“狮神” , 一个领袖 , 于是大家终于可以在图腾的召唤下共同做成一件小范围人群根本无法完成的伟大事业了 。

【人类是如何从“编瞎话”到全球一体化?】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 , 到底是人类“编瞎话”的能力促成了人类更大群落的聚集 , 还是人类需要更大群体的聚集迫使着人类不得不学会编瞎话呢?我并没有从《人类简史》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 或许两者的力量都有 。 但我更相信第二种可能 , 因为纵观人类的生命活动 , 无外乎一句话 , 在地球上更高效的生存、繁衍 。 如果从这个基本的出发点看 , 直立行走的人类面对着更加艰难的生存环境 , 也不得不进化出“编瞎话”的能力 。
第二个问题 , 更大群落的聚集在其他动物身上也比比皆是 , 比如鸟群、鱼群、蚁群 , 难道它们也进化出了“编瞎话”的能力?这个问题要从另一本书上找到答案--《复杂》 。 简单说就是鸟群、鱼群、蚁群的集体行动 , 遵循着一个极其简单高效的模式 , 就像计算机中的公式一样 , 对于一个鸟来说它只要做好几个简单的原则即可 , 比如:与左右前后边的鸟保持10cm的距离 , 而不用去思考为什么这么做即可保证鸟群的集体行动 。 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群体模式 , 细想我们身体上的细胞其实也遵循着同样的生存模式 。
话归正题 , 自从人类开始认知革命 , 人类的生存范围迅速扩张 , 无数的物种甚至同类 , 在人类的野蛮扩张中灭绝殆尽 。 人类文明的每一小步都伴随着血腥的屠杀 , 如果你把文明等同于屠杀 , 一点也不过分 。 人类进入农业文明 , 脚下的土地已经遍及各大洲 , 不得不停下脚步 , 进入保守的农业文明 。 有人说中国的古代文明是循环往复的 , 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进步 , 也说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压抑的 。 其实本质的原因不过是人类进入农业文明之后 , 便掉进了一个零和状态的囚牢中 , 进不得退不得 。 我们曾经在汉帝国、唐帝国时期疯狂扩张 , 在展现大国雄风的同时不得不尴尬的面对一个现实 , 外面的世界似乎并没有什么油水 。 因为我们的帝国本质上就是一个农业帝国 , 长城以北种庄稼及不划算 , 于是不得不尴尬的退回来补修长城 。 以当时的生产力根本无法兼容游牧文明和农业文明两大形态 , 于是我们不得不“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 , 让老百姓“定分止争” , 回归到保守的农业文明的精耕细作之中 。
这其中的本质原因都是在人类进入农业文明之后 , 很长一段时间内 , 由于生产力的局限性 , 而使社会处在一个保守的零和状态导致的 。

后来西方国家经过中世纪痛苦的压抑 , 在对上帝痛苦的追问中终于发现了上帝的“破绽” 。 于是哥白尼“日心说” ,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纷纷登场 , 再后来的大航海运动 。 西方人突然发现这个世界不是你有我便没有的零和状态 , 而是我们可以做成更大的“饼” , 让大家都拥有更多 。 在钱和科技的加持下 , 西方人所向披靡 , 让一个个保守的农业帝国纷纷瓦解 , 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的世界局面 。
在全球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 , 世界的经济不断增长 , 似乎我们的世界再也不会是一个零和博弈了 , 而是像疯狂的GDP、股票一样 , 永远上涨 。 可是我们也看到了大国冲突的再次出现 , 没完没了的俄乌战争 , 中美贸易战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