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在大城市,年轻人选择把“家”安置在150元/晚的快捷酒店?

水库|在大城市,年轻人选择把“家”安置在150元/晚的快捷酒店?

文章图片

水库|在大城市,年轻人选择把“家”安置在150元/晚的快捷酒店?

初来上海工作 , 陈梨选择住快捷酒店过渡 。 住的房间没什么特别的 , 深紫色略老旧的地毯包裹了脚下的每一寸 , 白色的被子缩成团只占据了一米八大床的一半空间 , 20存的行李箱被展开放在小一圈的床头柜上 , 折叠的衣物都是凌乱的翻找痕迹 , 酒店赠送的10ml洗发沐浴露卡在浴室铁栏里摇摇欲坠 。
正对着窗户的木质长桌被清出几十厘米的空间 , 放着陈梨的晚饭 , 一盒牛奶和便利店买的饭团 。 桌子的一角堆着十几包一次性餐具包 , 这是她点了一个月外卖的“收藏” 。 那时 , 她经常有想逃离酒店的冲动 。
【水库|在大城市,年轻人选择把“家”安置在150元/晚的快捷酒店?】而张慧是在房东卖房后仓皇搬进酒店的 , 意外地发现酒店有着更舒适的居住体验:价格和租房价格类似 , 但不会有喜欢在公共区域吃带味道食物的舍友 , 也不再有傲慢的房东和因为投诉而报复她的快递员 , 她觉得住酒店“特别好” 。

很多年轻人选择在酒店长住 图源:图虫创意
年轻人来大城市打拼 , 也在寻找一个叫“家”的地方 。 有的人选择把“家”安在出租房 , 而有人将目光调转 , 看向了酒店 。 外卖送上门 , 免费早餐和打扫 , 安全的居住环境 , 这都是长住酒店的优势 。 但也有人觉得 , 长住酒店的生活——十几平米的有限空间 , 不确定的涨价风险 , 和不停吃外卖——也不过如此 。
如今 , 年轻人为了寻找“家” , 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
临时的“家”
张慧住进酒店纯属偶然 。 2021年10月之前 , 她还是普通的租房客 , 来北京几年换了5个房子 。 从月租2000元只能放一张床的单间 , 到月租5500元40平米一居室的房子 , 她都住过 。
租房的经历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 2018年张慧刚来北京时 , 合租房的门在入住前就坏了 。 二房东不仅不管 , 还在退房时以此为借口 , 扣掉她3200元的押金 。
时间快进到2019年 , 张慧住进了北京东五环——月租3000元 , 由卫生间改建的10平方米隔断房 。 小区快递员常将她买的冷冻生鲜食物塞入快递柜而不作任何通知 , 张慧发现时快递往往已经腐臭滴水 。 沟通多次未果后 , 她选择投诉 。
代价是张慧第二天回家发现锁眼被堵 , 以及小区墙上的服务广告上写着她的电话号码 。 由于对方知道她的住址、电话等身份信息 , 她担心安全问题 , 只能压着怒火 , 把广告上的号码默默划掉 。
2021年10月 , 房子到期后 , 张慧决定把行李寄存在公司 , 住酒店过渡 。 过渡的时间从几天逐渐延长到一个月 。 现在 , 她已经住了一年 。
她算了一笔账 , 住酒店和租房比 , “简直划算到顶了” 。

酒店有清洁人员打扫卫生 图源:图虫创意
以她住的某个连锁酒店为例 , 原价近6000元的房间 , 加入会员后打85折 , 连住30天再打75折 , 一个月仅需3600元 , 就可以享受“下楼过个马路就到公司”的通勤体验 , 而她也不需要为水电煤气和抽纸等生活用品付费 。
张慧计划 , 只要住酒店的单日价格不超过150元 , 就会一直住下去 。 如果价格超过这个限度 , 她就会比较价格 , 换个酒店住 。
现在她住的酒店房间25平方米 , 比以前租的5500元的一居室少了个厨房 。 房间里一米八的床裹着白色棉质床单 , 衣柜满足存放当季衣物的需求 。
她形容 , 现在搬家对她而言 , 只需拎着几个袋子“说走就走” 。
张慧回看过去 , 觉得“自己很奢侈” 。 即便租的房间再小她也要买空气净化器、跑步机、熨烫机等将房间塞得满满当当 , 用数不清的收纳将这些物品归置起来 。 她花过500多元购买环形铁架吊椅 , 缠绕白色羽毛装饰营造氛围感 , 也买过200多元的桌椅 , 方便在窗台边喝茶 , 但这些物品买了之后 , 再也没用过 。
搬家时 , 她卖的卖 , 送的送 , 扔的扔 , 只留下几个袋子的行李住到了酒店 , 酒店成了她的“家” 。
住进酒店的张慧觉得自己“不用再面对很多耗人的关系” 。长居酒店后 , 她不需要和那些透露着傲慢的房东 , 及喜欢在公共区域吃带气味食物 , 却从不开窗散味的舍友打交道 , 更不需要在房子维修时 , 看着房东、中介互相踢皮球 , 忍住怒气还要在其中周旋协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