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男朝7晚8,半夜还亮着灯,凤凰母:亲戚再借钱,立马就翻脸


凤凰男朝7晚8,半夜还亮着灯,凤凰母:亲戚再借钱,立马就翻脸


文章图片


凤凰男朝7晚8,半夜还亮着灯,凤凰母:亲戚再借钱,立马就翻脸


文章图片


凤凰男朝7晚8,半夜还亮着灯,凤凰母:亲戚再借钱,立马就翻脸


文章图片


01凤凰男相亲时不受女性的欢迎 , 主要是因为他太“好”了 。
他对亲戚借钱是有求必应 , 哪怕自己吃糠咽菜 , 也要把钱借给亲戚 。 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都是亲戚 , 哪有不帮的道理?”
最无语的是 , 他的父母多半会对亲戚夸下海口:有事就找我儿子 , 别见外!
凤凰男小冯(化名)的母亲以前也这样 , 她搬去和儿子同住 , 才意识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

02小冯从小就被父母教育 , 要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
这种家庭教育要是放在穷苦人家 , 还算正常 , 穷一些的人家和亲戚之间互相照应着、互相帮忙 , 这就是一辈子互相信任的交情了 。
但是小冯家并不是这种情况 , 他家至少没有穷到需要亲戚接济的地步 。
小冯是独生子 , 他妈生他的时候难产 , 后来就不敢再生了 。
再加上家里不算穷 , 但也不富裕 , 他爸妈就一心想着把儿子供出来 , 上个好大学 , 索性也就不再生娃 。 家里只有一个娃 , 生活压力也小 。
反而是亲戚家有时候还向小冯爸妈借钱 。
爸妈并不反感亲戚们 , 在村里 , 有好些人比小冯家条件差 , 别人家亲戚之间也互相帮忙、互相借钱 , 这就是村子里的正常风气 。
跟自家人不客气 , 那才是自家人 , 他们也不会赖账 , 说过几年还钱到时候一定会还的 。
小冯学习成绩很好 , 他就是典型的凤凰男 , 虽然是农村娃 , 但是脑子好用 , 是读书的料 , 从小在班里就名列前茅 。

到了初三的时候 , 镇子上的老师建议让孩子去大城市上高中 , 别耽误孩子 。
毕竟小镇子上的学校师资力量有限 , 在这里上高中 , 将来怕考不上985、211大学 。
这是小冯的父母第一次求人 , 他们让远在二线城市的一个亲戚帮儿子办转学的事 , 然后一家人就搬到了城市里生活 。
在这里 , 小冯一家人租房子、找工作 , 亲戚都帮了忙 。
因此 , 父母常对小冯念叨亲戚们的好 , 让他知恩图报 , 以后一定要加倍对亲戚们好 。
小冯顺利考上了重点大学 , 还没毕业就被大公司看上 , 工资开得也挺高 , 他从毕业到就职基本上就不用操心 。
亲戚听说小冯出息了 , 纷纷发来祝贺的讯息 , 有的人已经开始打听小冯的工资和公司了 。
母亲并不设防 , 亲戚问她什么 , 她就一五一十地回答 。
小冯赚到了第一份工资 , 就劝父母回老家休息 , 别再打工了 , 他决定每个月给父母2千块 , 让他们在家里享福 。
【凤凰男朝7晚8,半夜还亮着灯,凤凰母:亲戚再借钱,立马就翻脸】村里毕竟消费低 , 父母一个月连500块都花不到 。
父母听了 , 乐颠颠地收拾东西回了老家 。

他们一回去 , 就在老家夸自己的儿子多么有出息 , 亲戚们一听 , 更加动了借钱的心思 。 只不过这会儿小冯刚开始工作 , 手头没钱 , 所以他们没直接借钱 。
过了半年 , 渐渐地有亲戚开始提借钱的事了 , 这时候还只是借三五千 。
因为借的钱不多 , 小冯父母平时消费也低 , 攒下不少钱 , 就直接拿钱借给亲戚们了 。
一来二去 , 借钱的亲戚越来越多了 , 每次都找一些让小冯父母难以拒绝的理由 。 比如搞养殖缺钱买饲料之类的 , 听上去就让小冯父母不好意思拒绝 。
渐渐地 , 夫妻俩手头的钱被借光了 , 他们只能问儿子要钱 。
小冯问父母:“每个月2千不够花吗?”
父母把亲戚们借钱的事告诉给儿子 , 并且教育他 , 之前亲戚帮了他们 , 他们也要对亲戚好 。 小冯犹豫了一会儿 , 决定听父母的话 , 给父母打过去2万块 。
从这之后 , 小冯的母亲可高兴了 , 她觉得能把钱借给亲戚是一件好事 , 她很得意 。
又是半年过去 , 这2万块也被亲戚们陆陆续续借光了 。
小冯的母亲想问儿子要钱 , 但她也觉得不好意思 , 就决定去儿子那边住几天 , 当面跟儿子说这件事 。

母亲是想让那些亲戚直接来问儿子借钱 , 免得自己总向儿子要钱 , 有点难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