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到室内要脱鞋,如果有人脚臭怎么办?留学生道出实情
长期生活在日本的人,都会知道日本老人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特别注重两条,一个是讲礼貌,另外一个是脱鞋 。只要这两条孩子抓住了,将来绝对不会走歪路 。那么,为何日本会如此盛行脱鞋文化呢?日本人到室内要脱鞋,如果有人脚臭怎么办?
文章图片
一、日本盛行“脱鞋”文化已传承千年
1、日本奈良时代以前是没有“脱鞋”文化的
奈良时代,日本天皇注重发展农业,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让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奈良朝的日本深受中国大唐盛世文化的影响,通过唐朝引进相关制度和文化 。在这个时期,只有身份尊贵的人才会穿用木头做成的硬鞋子,而普通人是根本不会穿这种鞋子的,所以,在日本奈良时代以前,日本脱鞋文化并没有形成,因为当时日本人穿鞋子有可能还没有普及 。
文章图片
2、日本古代居住环境的改变,为了干净“脱鞋文化”孕育而生
在日本奈良时代以前,大部分日本人都住在半地下的竖穴式住宅里 。这种居住的房屋是从地下挖五六十公分(犹如地窖),周围用几根柱子做支持保护,一般这种竖穴式房子的房顶是方形、圆形等等,可以居住四五个人,常年不通风阴暗湿冷 。到了弥生时代,日本开始出现拔地而起的高床式建筑,这种建筑犹如我国的蒙古包,基本是用来当做储藏仓库和神社 。直到平安时代,在高温多湿的日本,如果将房屋建造的和地平面一样高的话,房屋中就会有很严重的湿气,所以建造这样有高度差的住宅也是必然的 。
文章图片
日本人自从建了高床式建筑后,便逐渐走出了地洞,移居到通风良好,采光通透的高床式仓库中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时期很多王宫贵族都开始修建自己的邸宅,日本的建筑在结构上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简单变为精致复杂,普通平民也会居住在简单的木质房子中 。由于日本是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所以即使是外面的路已经铺好,但鞋底依旧会沾满泥水,当时的日本人为了让家里保持干净,地板不会受到破坏,所以养成了一进门口就脱鞋的习惯 。
文章图片
3、内外有别,设置玄关,进门脱鞋防止出现不洁之物
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人有自己的原则和做事的尺度 。尤其是在他们的意识和价值观中,日本人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这种思想意识也被称为“境界线” 。“境界线”这个词最早是出现在日本民俗学中,在绳文时期,古代日本人就已经认为家是属于“圣域”,而家外却是不净之物,于是便有了“境界线”的划分 。
文章图片
门就是家里的“分割线”,对外称为“门外”,对内称为“门内”,在日本人意识中,门外的东西是不能被带进内的 。所以几乎每个日本人家庭中,都会在进门处设置玄关,进门时需要脱鞋,以防把不洁之物带入门内 。也正是因为有这个意识存在,所以在日本这个国家中,是很少有人会串门的 。
文章图片
那么,日本人到底如何区分什么是“不洁、不净之物呢?”它和“圣域”是如何划分的呢?其实很简单,日本人以沓脱石作为衡量标准 。而所谓的沓脱石指的是上下建筑物时,为脱鞋或穿鞋方便所使用的石头,通常会被放到玄关之处 。在日本的住宅文化中,高于其他地方的,“家”对于家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空间 。进了住宅的大门还并不代表进入了这个家,这也正是日式住宅中玄关存在的原因 。日本人不管回来多晚,进入家门的第一件事就是脱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脱鞋”文化 。
文章图片
4、睡觉的榻榻米就是地板,进屋必须要脱鞋
【日本人到室内要脱鞋,如果有人脚臭怎么办?留学生道出实情】
推荐阅读
- 把环保做到极致的村子:有路却不让开车,丢一张纸屑罚款2300元
- 日本出土一块金印,印底刻着五个汉字,日本人翻译后却很难接受
- 中国人去巴基斯坦,当地人怎样分辨中国和日本人?原来靠这几点区分
- 四川成都,一名男子下班时路遇女生乞讨。准备掏钱时,没想到女生的头发散开了
- 火星到底适不适合,做人类的第二个家园?
-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农村的什么禁忌?
- 男子300元喊搬家公司,搬到一半变卦:需要给2460元,不给不卸车
- 我们的宇宙到底有多大?是有限还是无限的?
- 浙江杭州,一女子到一家公司,担任带货主播,当初对方承诺每月40000元保底
- 梨泰院肇事者已找到,戴着兔耳头饰的年轻人疯狂大喊:推吧一起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