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五个人, 全赖一支烟


死了五个人, 全赖一支烟


文章图片

【死了五个人, 全赖一支烟】
死了五个人, 全赖一支烟


文章图片


死了五个人, 全赖一支烟


文章图片


死了五个人, 全赖一支烟


文章图片


死了五个人, 全赖一支烟


文章图片


死了五个人, 全赖一支烟


小成本的喜剧电影 , 一旦能在逻辑上形成闭环 , 最终的呈现效果并不会太差 。 这是一个国际通用的创作规则 , 很多创作者只要是能遵循这个规则 , 他们所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会有一定的拥众 。 这也不是近年来才有的理论框架 , 观众们如果善于比较 , 总是能在多年前的作品中找到这种规律的踪迹 , 比方说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 , 它就能严格的遵循这样的逻辑规律 , 并最终有着不一样的呈现效果 。

《尼古丁》是一部小成本喜剧 , 电脑小天才热衷于黑入各种各样的主机中盗取密码 , 并以此为谋生 , 然而小天才的业余爱好是窥探隔壁房间的风情少妇 。 少妇的房间被装了摄像头 , 每天入夜 , 小天才总是能以各种角度满足自己的私欲 , 然而有一天 , 这样的美好的生活却起了波澜 。

小天才利用自己的天才成功的阻止了少妇与另一个男子进行亲切友好的会谈 , 少妇疑惑之余 , 她洞穿了小天才的阴谋诡计 , 在闯入小天才的房间后 , 少妇大闹了一番 , 然而这场大闹使得小天才原本需要交给别人的密码光盘被搞混 。 本片的故事就在这张光盘上开始了 。

因为拿错了光盘 , 小天才所在的交易团被认为是要进行黑吃黑运动 , 于是 , 两方人马擦枪走火 , 一场枪战在所难免 , 而躲在了卫生间的小天才成功避免了自己被击中 , 逃离之余 , 他开始了苦苦找寻交易者的路径 , 画面转折之际 , 本片的第二个场景开始进行中 。

药店的女店员被老板各种盘剥 , 然而就在这个夜晚 , 女店员遇到了一个年轻帅小伙 , 在聊天之余她错贴了标签 。 于是 , 老板发火了 。 老板的火气很大 , 需要女店员用爱感化 , 然而坚贞不屈的女店员果断地拒绝了老板 , 就在这个时候 , 之前的年轻帅小伙出现了 , 他身负枪伤 , 急需救助 , 女店员开始面临两难的选择 。

与此同时 , 理发店中的两个中年人在争吵 , 丈夫比较温顺 , 妻子则是意气风发 。 她埋怨着丈夫唯唯诺诺不敢强硬 , 而此时此刻 , 一个身形魁梧的壮汉冲进了店里 , 他用枪指着丈夫 , 帮我理发或者我用它击穿你 , 丈夫自然没有选择后者 。

而在一旁的妻子吓得不敢言 , 慌乱之余 , 他们无意间听到了关于钻石的秘密 , 而壮汉却在此时失血过多而死去 , 面对着尸体 , 丈夫和妻子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

小天才的交易中断了 , 于是交易双方需要找到那些钻石 , 女店员就住了帅小伙 , 而帅小伙也在找钻石 , 理发师被妻子赶出门 , 他也被迫加入到了找钻石的行列当中 ,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小天才浑水摸鱼成功了 , 这显然是一个无法让人接受的结果 , 于是 , 创作者大笔一挥 , 走你 , 小天才得意之余点燃了一支烟 , 捎带着让煤气也凑过来跟他一起狂欢 。

《尼古丁》所讲述的故事我们可以在很多作品中找到同样的逻辑框架 , 比方说《疯狂的石头》 , 比方说去年的《不速之客》等等 。 对比一下他们 , 观众们不难发现共通之处 , 那就是逻辑闭环 , 逻辑闭环重要吗?这不存在假设 , 逻辑闭环很重要 , 有多重要?如果没有这样的逻辑闭环 , 这些故事就成了一个个的小故事 , 这些毫无关联的小故事如果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 , 演员们的演技就会被放大 , 从而喧宾夺主地抢走了电影本身的整体感 。

这又是很重要的东西吗?当然 , 如果整体感消失 , 那么本片的性质就完全变了 , 创作者需要将每一个场景中的小故事当作一个独立的短片去呈现 , 从而彻底的的断绝本片的核心主旨 。 试想一下 , 一部沦为了短篇集的电影跟一部完整的主题的电影相比较 , 他们能一样吗?自然不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