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97年9月 ,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式将试验机YF-22定型 , 并经过美国军方验收 , 获得了批量生产的资质 。 这款被列装于美军的新战机便是F-22“猛禽”战斗机 , 它是世界上首款大规模服役的隐身战斗机 。
由于F-22在传统雷达下的RCS(雷达截面积)值仅有不到0.01平方米 , 因此它的战略威胁程度很大 。
为了针对美军这款隐身战机 , 中国不惜耗资5500万美元从捷克进口“维拉”反隐无源雷达 , 但最终被美国搅黄 。 然而 , 就在美国自以为能遏制中国时 , 中国却用另一手准备玩出了更先进的反隐雷达 。
中国首次购进反隐雷达的尝试
当20世纪末美军研发出F-22这种具有隐身能力的战机时 , 对中国的冲击是相当大的 。 尤其是在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以及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发生后 , 国内的有识之士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来自美国的战略威胁十分强烈 。
为了针对美国F-22、B-2这些令传统雷达无能为力的隐身战机 , 中国决心先从海外引进先进的反隐身雷达技术 , 实行“先买后造”的计划 。
F-22、B-2这类隐身战机是通过独特的构造设计以及先进的隐身涂料来折射、吸收雷达波 , 从而实现RCS值的急剧下降 。 但它们终归只能吸收传统雷达的厘米波 , 对于密集电磁环境中大量的民用第三方信号源无法做到完全躲避 。
基于这一原理 , 2000年 , 前华约国家捷克研发出了一款“维拉”反隐身无源雷达 , 它可以对指定区域内所有的手机信号、电台无线电等民用第三方电磁环境进行精细监测 。
一旦有隐身单位闯入这一区域 , 它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电磁扰动就会被“维拉”雷达捕捉 , 从而被雷达计算出隐身单位的具体坐标 。
在当年的国防展会上 , “维拉”反隐雷达成功在250公里外捕捉到了B-2的踪迹 , 令世界为之惊叹 。
“维拉”反隐雷达的发明者是ERA公司的弗·佩赫 。 2004年 , 面对中国的引进意向 , ERA公司开出了5500万美元的天价 , 不过在国防安全面前 , 中国仍然同意了这一报价 。
然而 , 美国在获知中国与ERA公司的接触后 , 竟然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数十亿美元的价格直接收购了这家捷克公司 , 这就完全打断了中国引进“维拉”反隐雷达的道路 。
另一条出路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收购ERA公司的意向十分明确——美国人绝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最新研发的隐身战机被他国掌握反制技术 。
但他们没有想到 , 中国是不会“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 。 在与捷克ERA公司接触的同时 , 中国也从乌克兰那里试图引进前苏联研制的“铠甲”反隐雷达 。
“铠甲”反隐雷达的技术原理与“维拉”雷达基本一致 , 只不过它采用的是三角测量法 , 通过三座雷达组成一个侦测单位 , 并通过三座雷达感知到的不同信息测算隐身单位的坐标、速度等信息 。
“铠甲”反隐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为600公里 , 而“维拉”雷达仅有450公里 。 只不过由于过于追求精度与探测距离的原因 , “铠甲”反隐雷达只能跟踪40个单位 , 不如“维拉”雷达可跟踪200个单位的效果 。
由于中国与乌克兰之间的这笔交易发生在中国购进“瓦良格”号航母期间 , 美国的注意力被中乌之间的航母交易吸引 , 因此未能及时干涉中国引进“铠甲”反隐雷达的行为 。 2004年底 , 4座“铠甲”无源反隐雷达成功秘密进入中国境内 。
国产反隐雷达的强势崛起
引进“铠甲”反隐雷达后 , 中国并未忘记“先买后造”的初心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迅速对这款先进的雷达产品进行了拆解分析 。 经过科研团队的紧急攻关 , “铠甲”反隐雷达的技术已经被初步吃透 , 于是国产反隐雷达的研制就被提上了日程 。
推荐阅读
- “你别走,给你钱”妹子街边休息,被男子误认乞讨,连追了她五条街
- 勇士马刺正式商讨一笔4换5交易,克莱和珀尔特尔成主要交易筹码
- 库里发话冲击冠军,勇士交易迫在眉睫,3大操作或可重返巅峰
- 因嫌物业不作为还态度蛮横,小区业主一起把物业赶走,物品扔一地
- 威少浓眉都得走?湖人重组三巨头计划:浓眉换KD,威少换争冠拼图
- 无情帝王家,依靠交易才能维持下去的母子关系,查尔斯也是可怜人
- 疯了吧!欧文联手东契奇?NBA又一离谱交易
- NBA消息一览:欧文回归迎转机,湖人或交易詹姆斯,库里再创历史
- 因没生儿子,男人骂妻子是母猪,把母女撵走,去世后女儿不愿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