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重庆一女博士流浪街头,身怀六甲且精神失常,她经历了啥?( 四 )


产后的杨果
无奈之下 , 杨父只好向记者吐露了心声 , 他期望社会各界的善心人士能伸出援手 , 帮助孩子和女儿走出困境 。
很快这则消息就被刊登了出去 , 一家人的开销总算有了着落 , 而杨父也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 。
可杨父的年纪已经摆在这儿了 , 未来等待杨果和孩子的又究竟会是什么呢?

杨父
“幸运的人 , 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 , 用一生治愈童年 。 ”
从古至今 , 国人向来十分注重孩童的教育问题 。
所以出现了孟母三迁 , 择邻而居 , 发生了欧阳修母亲画获教子的故事 。
但关于心理健康方面 , 却是在近几年才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愈发低龄化 , 但在大多数父母的眼中 , 心理疾病就等于无病呻吟 。
根本没将孩子的求助真正当回事 , 更别说细心留意、刻意引导了 。
什么叫心理健康教育?
广义上来说 , 就是帮助一个人学会识别、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 , 使其能更顺应社会中的各个场景 。
狭义上来看 ,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重塑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 帮助、引导他人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
换而言之 , 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单单指灌鸡汤、关爱有加 , 而是起到了帮助和引导的作用 , 这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
其实观察一下就能发现 , 在健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更容易少走弯路 , 因为他们能很好地区别爱和善意 , 能明确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 能清晰了解自我的价值 。
所以 , 请大家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 , 别再以“我只是第一次当父母”来安慰自己 , 刻意忽略孩子的“异常” 。
的确 , 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 , 但却不是第一次“当”孩子 , 谨防“杨果事件”频频上演 。
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 您是侧重应试教育还是心理教育呢?请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 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不竭动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