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住院14天 , 花费234万元!
小浩(化名)在17岁那年出现了眼睛红肿、手不自觉颤抖的症状 , 去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颈内静脉闭塞、硬脑膜动静脉瘘 。 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 当时手术除医保报销外家里还支付了20多万 。
术后2年 , 小浩的病情一直稳定 , 父母也定期带他去医院复查 。 但在某天 , 小浩突然出现了额头发烫、叫他也没有回应的症状 。 父母立即将他送去了医院 , 没想到一入院就被送进了ICU 。
入院的第二天小浩就被安排进行了手术 , 之后又进行了一台手术 , 两次手术后小浩终于被抢救了过来 。 但之后一直需要在ICU病房观察 , 入住ICU两周时间里 , 小浩的手术、治疗费用高达234万 。
【住院14天花掉234万,医院里烧钱式的ICU,收费真的合情合理吗】高昂的治疗费用将一家人的积蓄全部掏空了 , 还欠款逾百万元 。 到底为什么ICU的费用会如此高昂?这么高的收费真的合理吗?
?一、花钱如烧钱 , ICU的收费真的合理吗?
入住ICU的患者平均每天的治疗费在6000元左右 , 需要输血的话费用会增加到1万元左右 , 甚至更高 。 费用的组成包括床位费、护理费、彩超、化验、药费 , 其中药费占比最高 , 一般在1000~8000不等 。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区杏莲表示 , ICU之所以贵和这四个原因息息相关 。
1、药品贵 , 进口药多
入住ICU的患者大多感染十分严重 , 还可能存在多重耐药的情况 ,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常规的抗生素治疗效果很不理想 。 只能使用一些进口的抗菌药物 , 而这些药物的价格在几百到几千不等 。 再加上部分患者每天还需要2~4瓶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价格400~600元的药品 。 这些进口药物很多没有进医保 , 需要患者自费 。
2、设备成本贵
ICU内需要配置各种设备 , 如呼吸机、床边血液净化、ECMO等 , 这些项目多是按小时收费 , 且需要置换 。 以ECMO为例 , 每次开机就需要耗费耗材款6~8万元 , 每天运转的费用也达到了数千元 , 而患者多需要使用一定时间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
?3、检查频繁
ICU的患者病情变化很快 , 为了能密切监测患者各个阶段的病情变化 , 往往需要重复、多次进行各项化验、检查 , 这中间所产生的费用也很高 。
4、人员护理
ICU病房的护士需要更专业、更长时间的培训 , 且需要24小时陪护 , 我国对ICU病房的建设标准是一床配1名医生和3名护士 。
不少人对于ICU十分抗拒 , 觉得自己进去了就出不来了 , 但医院的ICU却从来不缺“客户” , 一直都是人满为患的状态 , 这是为什么?
二、很多人都说宁死都不进ICU , 为什么ICU还那么多人?
2016年 , 《中华重症医学》上发布的全国ICU普查结果显示 , 以2014年的人口为参照 , 我国每10万人拥有的ICU床位数平均为3.19张 。 原卫生部《指南》规定 , ICU的床位是使用率应以75%为宜 , 但是《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走访多地医院 , 发现ICU的实际使用率非常高 , 在旺季甚至还经常“加床” 。
除了患者本身病情要求之外 , 从医院方的原因来看 , ICU之所以收这么多患者 , 主要有两个原因 , 医生怕拒收病人为危及生命而但责任 , 另一则为公立医院财政拨款过少 , 出于经济压力 , 医院不愿流失病人 。 从患者自身的角度来看 , 一些家属出于对亲人的不舍也会要求尽全力抢救 。
?其实 , ICU主要收治三种患者:
1、可逆的
一些急性、可逆、已经危及至生命的器官、系统功能衰竭 , 通过严密的监护和加强治疗可在短期内恢复的患者 。
2、可恢复或接近原来状态的
一些有慢性器官、系统功能不全的患者 , 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急性加重或危及生命的症状 , 通过检测和治疗可恢复或恢复至接近原先状态的患者 。
3、可有效减少死亡风险的
一些身体存在各种高危因素、潜在生命危险 , 通过严密监护、治疗可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
ICU对于很多患者而言是救命稻草般的存在 , 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 , 对于这两类人而言 , 一般无需入住ICU 。
推荐阅读
- 某女子怀胎12月未生,丈夫抛弃后,无奈挺着50公斤巨腹流浪!
- 纪实95后女孩每晚抱着21岁弟弟睡觉,不敢找男朋友,一人撑起整个家
- “毒医”邱小强的“毁灭史”:他所犯下的恶行,比你想得更加卑劣!
- 5岁双胞胎被砍断脚筋,凶手却是爷爷,自首坦言:儿子打了他一拳
- 河南一女子再婚后生重病,现任丈夫拒绝照管:都怪她儿女搞事情
- 护士半夜在太平间,发现婴儿啼哭声:孩子已经8天没吃没喝
- 婆婆饮儿媳自酿葡萄酒中毒,住院第三天,儿媳喂她喝鱼汤又被卡喉
- 46岁妻子家暴36岁丈夫,锤瞎双眼,开水烫背,丈夫:再原谅你一次
- 救护车坐地起价3人被抓:病人垂危拉至半途讹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