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这句话有道理吗?


有人说: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这句话有道理吗?


文章图片


有人说: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这句话有道理吗?


有人说: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这句话有道理吗?


当然没有道理了!事实上还恰恰相反 。
虽然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在一定范围内流传甚广 , 但并不代表就是有道理的 , 尤其是在科技手段日益先进、侦查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
其实 , 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涉及到证据如何认定的问题 。
我从事法律实务工作10多年了 , 我来说说这个问题 。

1.被告人供述只是刑事证据的一种《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了八种刑事案件中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 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只是其中的一种 。
  • (一)物证;
  • (二)书证;
  • (三)证人证言;
  • (四)被害人陈述;
  •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 (六)鉴定意见;
  •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
换言之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情况并不是定案的唯一依据或者决定性依据 。

2.只有被告人供述 , 不能定罪《刑事诉讼法》第55条明确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 , 重调查研究 , 不轻信口供 。 只有被告人供述 , 没有其他证据的 , 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
理由很简单 , 被告人的供述只是一种言辞证据 , 具有天然的不稳定性 。 有可能一心求死、今天供了 , 但是到明天反悔了又翻供了 , 这就让人难以处理了 。
比如张三不想活了就去报案 , 说我杀死了一个流浪汉 , 他叫李四 , 但是又没有任何其他的证据佐证 。 虽然现在找不到李四 , 但是没有其他任何的佐证 , 比如说犯罪工具、血迹、尸体之类的 , 也无法给张三定罪 。
再比如张三是个惯偷 , 他被抓获以后 。 就承认说我入户盗窃了10家 。 但是到现在为止只有8家报案 , 另外两家住在什么地方 , 张三也说不清楚 。 由于没有被害人的报案 , 也无法确定事实的真伪 , 所以只能认定8起 。

3.没有被告人供述 , 也可以定罪这也就是某些犯罪嫌疑人被抓获以后的心态了 , 觉得我就是死不承认 , 肯定没有事!
但是 , 只要有其他的证据佐证事实的发生 , 拒不认罪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
比如 , 张三涉嫌入户盗窃被抓获 , 张三说我从来没去过那家 , 但是在被害人的屋里提取到了张三的指纹 , 或者在张三的住处搜查出了被害人家里丢失的物品 , 而张三又不能说出任何合理的理由 。
这种情况下 , 给张三定盗窃罪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

4.如实供述可以从宽处罚这句话其实就是坦白从宽的真实含义所在了 。
刑法第67条规定了坦白的认定 , 明确: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自首情节 , 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 , 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 , 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 , 可以减轻处罚 。
由此可见 , 一般的坦白可以从轻处罚;而特殊坦白 , 甚至可以减轻处罚 。
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订 , 明确添加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
【有人说: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这句话有道理吗?】结合两高出台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的规定 , 对于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的 , 最多可以减少刑期的30%以下 , 而如果同时具有退赔退赃的情节 , 最多的可以减到刑期的6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