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引言祭祀 , 是中国的一种信仰活动 , 据称 , 这种信仰活动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朴素理念 。 在古代时 , 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 , 从而导致一些自然现象难以解释 , 因此 , 人们便产生了一种原始信仰 , 比如 , 信仰天地的庇佑;信仰祖先的呵护 。
古人认为:祭祀天地能够使人进入到人神沟通、上下交感的精神境界中 , 从而实现人、神、天、地的和谐共生;祭祀祖先 , 一方面 , 表示对祖先的崇敬 , 另一方面 , 可以得到祖先的护佑 。
在《周礼》、《礼记》、《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古籍中均有对祭祀活动的记载 , 礼记·郊特牲》一文中称 , 在古代社会 , 上至君王 , 下至普通百姓 , 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 , 一般来说 , 人们祭祀的对象全部是所谓的“神灵” 。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 , “神灵”是不存在的 , 是人们臆造的一种虚幻的东西 , 但在过去 , 人们对于自然事物和一切自然现象均会感到神秘和恐惧 , 对于天上的风云变幻、日月运行 , 地上的山石树木、飞禽走兽 , 都被视为有神灵在主宰 , 于是 , 人们便产生了万物皆有灵的观念 。 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 , 人们便对所谓的“神灵”开始顶礼膜拜 , 用以祈求其降福免灾 。
《礼记·礼运》中有这么一句话:“夫礼 , 必本于天 , 肴于地 , 列于鬼神 。 ”从这句话中我们就能够知道古人对“神灵”的笃信 , 在古人的心目中 , “神灵”无处不在 。
古人认为:天、地、人是组成宇宙的三个基本要素 , 人们应该对天、地、人表示敬仰 。 《史记·礼书》中曾经说:“上事天 , 下事地 , 尊先祖而隆君师 , 是礼之三本也 。 ”
旧时的祭祀活动 , 一般会分为祭神、祭祖先、祭孔子三种 。 但人们经常进行祭祀的 , 多为自己的祖先 。
在我们中国 , 有慎终追远的传统习惯 , 无论过什么样的节日 , 人们都会“祭祖” 。 用以缅怀自己的祖先和激励自己的后人 。
古人在祭祀祖先的时候 , 会有诸多礼仪 , 比如 , 上香、读祝文、奉献饭羹、奉茶、献帛、献酒、献馔盒、献胙肉、献福)、焚祝文和叩拜等 。 而且 , 在祭祀祖先的过程中还会鸣锣击鼓或进行弦乐伴奏 , 以便能够为祭礼增添热烈的气氛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当今的祭祀活动已经减掉了许多程序 , 人们认为:只要表一表心意就行了 。
另外 ,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 , 在祭品的选择上一定要有特色 , 比如 , 如果已故先人爱吃水果 , 就以水果为“主祭品”;如果已故先人喜欢吃肉食 , 就以肉食做“主祭品”;如果已故先人特别喜欢喝酒 , 就以好酒做“主祭品” 。
这不 , 河南某地男子冯某的父亲在生前时就特别喜欢喝酒 , 于是 , 冯某便特意给父亲买了一瓶茅台酒 , 打算在春节祭祀父亲时使用 。
但令冯某没有想到的是:他准备在春节祭祀父亲时使用的这瓶茅台酒竟然不翼而飞了 。
事件冯某今年31岁 , 由于父母感情不和 , 因此 , 在冯某四岁的时候父母便离婚了 。
父母离婚后 , 冯某便由父亲抚养 。 冯某的父亲为了使冯某免受委屈 , 便不再再婚 , 独自一人将冯某拉扯长大 。
在冯某的记忆中 , 他的父亲吃了许多苦 , 几乎是连一天福都没有享过 。 为此 , 冯某总觉得自己亏欠父亲很多 , 他总是想着要在自己长大后好好报答一下父亲的养育之恩 。
然而 , 还没有等到冯某去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 , 四年前 , 他的父亲竟然患病去世了 。 对于父亲的突然离世 , 冯某自然是悲痛万分 。 但是 , 一个人一旦离世 , 无论其他人想尽什么样的办法 , 都是无法挽留的 。
冯某称 , 他的父亲在活着的时候喜欢喝一些小酒 , 但从来没有喝过什么好酒 。 为了感念父亲 , 他便为父亲购买了一瓶茅台 , 准备在春节祭祀父亲时使用 。
但令冯某没有想到的是:11月3日 , 这瓶放在柜子里的茅台酒竟然不见了 。
冯某说:“我们家里一共只有三口人 , 即我、我妻子苏某和我5岁的儿子 。 在平时 , 我放在家里的东西我妻子苏某和我的儿子从来不会去动 , 因为他们都知道我很忌讳别人动我的东西 , 所以无论我将东西放在哪里 , 他们都是不会随便乱动的 。 基于此 , 我对这瓶茅台酒的莫名失踪 , 感到非常奇怪 。 ”
推荐阅读
- 北京,男子17400元在商场买了6瓶53度飞天茅台,并对购物全程录像
- 北京朝阳,一男子花21000元买了3瓶30年经典的茅台酒
- 河北石家庄,一男子花费102480元批发了16箱茅台酒
- 酱酒视界日刊 |1104刊:假冒“贵州茅台”多人获刑;泸州加快白酒大数据平台建设
- “凭我多年盗窃的直觉,这家常年无人居住”,男子入户盗窃130瓶茅台
- 浙江金华,男子24000元买了3瓶茅台酒,到货时漏完了,卖家不退款
- 安徽合肥,一男子花16200元买了6瓶茅台酒,发现是假酒后向商行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