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现在男女生被问分手原因 , 得到的最多答案应该是“三观不合” ,
【说透中西医,连载03——非常重要的“宇宙观”】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实绝大多数人不了解的是 , 三观还有从属关系 ,
世界观决定了人生观、人生观决定了价值观 , 其实还不止于此 ,
价值观还决定了审美观与道德观 , 审美观是一个人的喜好 , 包含对一切事物的定价权与定义权;道德观则是一个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甚至与自然关系的根本认识和看法 , 准确地说一个人的认知范围就是由三观决定的 。
三观又是由世界观决定的 , 那世界观由什么来决定呢?
世界观由更加宏大的宇宙观决定 ,
宇宙观是什么?
准确地来说 , 宇宙观有两个问题组成 ,
第一个是问题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础元素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中国人与西方人是有本质区别的 , 虽说西方哲学教材说古希腊时期 , 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有多种答案 , 比如说:水、数字、四种元素、气、原子等等 , 但是 , 自文艺复兴开始 , 西方人的一切知识体系都是围绕“原子论”这个底层逻辑构建的 。
原子论在西方的发展史是这样的:
据说原子论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留基波(德谟克里特的老师)提出 , 他明确提出宇宙万物是由原子堆砌而成 , 原子是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 , 后来被德谟克里特和伊壁鸠鲁继承这一观点 , 特别是德谟克里特在留基波的基础上发表了自己的《原子论》 , 强调宇宙万物是由原子与虚空组成 , 进一步强调了原子是充满的、坚实的、不可分割的特性 。
到文艺复兴时期 , 达芬奇、布鲁诺以“原子论”为武器反对神学 , 开始复兴唯物主义;近代又有培根、笛卡尔、伽利略等西方大师级人物继承该思想之后 , 把唯物主义的“原子论”发展成为”原子论哲学 , 原子论哲学在科学家心中掀起轩然大波;
这时候一个重量级大咖出现了 , 他就是物理学家牛顿 , 牛顿对原子论中物质、虚空、运动都提出新的见解 , 并命名为“微粒说”;
尤其在牛顿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书中 , 首次用数学方法描绘了了宇宙的最基本的法则 , 万有引力定律与运动三大定律 , 四条定律统一成了一个体系 , 牛顿将引力关系从天体之间拓展到天地间的一切物体 , 说明天上和地上的物体都遵循相同的运动规律 。
在牛顿力学的体系下 , 整个宇宙被描述成为一个 , 一切都受到自然法则主宰的唯物世界 , 为了更形象说明问题 , 牛顿把宇宙比作一个钟表 , 钟表师傅上完发条之后 , 宇宙就会自行运转 , 不需要再过问 , 虽然 , 牛顿没能说清楚推动宇宙运转的第一个力是谁给的 , 但是牛顿机械的宇宙观 , 彻底奠定了“原子论”作为西方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向 。
再之后 , 英国炼金术士、化学家波义耳是首个把原子论纳入实验研究 , 他企图通过精密仪器来观察事物的构成问题;
在之后法国化学家普鲁斯特在化学实验中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化学现象 ,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合成化合物时 , 其质量比例是一定的 , 不会因为人为的增减而改变 , 于是提出了“定比定律”或者叫“倍比定律” 。
1808年英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道尔顿 , 在普鲁斯特的“倍比定律”研究之上 , 猜想任何物质的构成都存在一个不能再分的最小单位 , 于是提出“科学原子论” ,
自此开始 , 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都是以“原子论”作为底层逻辑展开的 。
而中国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炁” , “炁”在《周易内传》《尚书》《淮南子》等多部中国古典书籍中均有记载 , 并且还确定了性质对立、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的阴阳二气概念;
在《尚书.洪范》篇中详细记载了五行的理念 , 五行描述的是炁作为能量的形式存在 , 所展示出最基础的五种运动变化形态 , 五种能量展示形式相生相克 , 也在描绘构成宇宙一切事物的基础元素是相互平衡、相互制约的 。
推荐阅读
- 回交和近亲繁殖一样违反伦理道德,为什么还要让动物回交?
- 一万年后,人类的科技一定会比现在发达吗?科学家表示怀疑
- 太阳引力这么大,为何留不住小小的奥陌陌?难道真的是智能飞船?
- 科学家惊奇地发现人类DNA中藏着一个“超级计算机”!神真的存在吗?
-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我国7795人上榜,占比4%
- 霍金留给人类最现实的忠告,人类要警惕自己的行为,否则自食其果
- 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上是否出现过史前工业文明?科学家给出答案
- 地球上的生物是怎么出现的?
- 人类曾与灭亡擦肩而过?科学家预测,下一次“灭顶之灾”将是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