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曾被清华拒收,如今她是“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者:田亮
“你要是不敢 ,
第一步就输了 。 ”
“2021年初把成果发表在《Science》上 , 目前世界上没有第二个组可以做一样的研究出来 。 ”
“我们的研究成果以封面的形式写进了国际最权威的生化教科书(《生物化学原理》 ,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里 。 ”
“我们做的东西比国外都要好 , 为什么要出国?”
你能想象吗?这些顶级凡尔赛式的话 , 出自一名“90后”——西湖大学副研究员白蕊 。
正是这个1992年出生的女孩 , 刚刚获得了阿里达摩院青橙奖和100万元奖金 。
此前 , 她还获得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 。 2018年以来的这4年里 , 她拿奖拿到手软 。
施一公的小迷妹
白蕊是个内蒙古女孩 , 出生在呼和浩特的一个普通家庭 , 打小就是个“十万个为什么” 。 她向《环球人物》记者透露 , 小时候最喜欢问的就是:小鸟为什么会飞 , 而我不能?树叶为什么会在秋天变黄落下来?
父母给她买了一套《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 她很喜欢 , 特别是那本绿色封面的自然科学卷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科普类书籍越看越多 。 到了初中 , 她第一次接触了生物学这门学科 , 觉得非常有意思 。
“因为对这个很感兴趣 , 我就会自己花时间去看、去学 , 就会比同龄人看上去更擅长这些东西 , 而且考试也能考得很好 , 这样就更喜欢学了 。 ”白蕊说 。
尤其是到了高中 , 白蕊遇到一些遗传病概率计算相关的题 。 当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算的时候 , 是她站在黑板前给大家讲解 。 这让她感到很光荣 , 她也就继续处在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中 。 考大学时 , 自然而然就选择了生物学 。
她考上了武汉大学 。 大学期间 , 奶奶因癌症去世 , 对她触动很大 。 这也让她想起姥爷 , 在她还不太明白去世是什么意思的时候 , 就因癌症去世了 。 “我内心就很痛恨这个疾病 。 年少就产生了一个‘狂妄’的想法:一定要治愈癌症 。 后来 , 我就找一些和疾病相关的课题、实验室 , 包括选择结构生物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 也是因为它和制药密切相关 。 ”
说到“结构生物学” , 很多人会联想到从美国归来的我国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 , 白蕊也是他的小迷妹 。
2013年12月 , 时任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受邀做客武汉大学珞珈讲坛 , 作题为《生命科学、艺术与结构生物学》的报告 。
“他讲得富有激情 , 能感染人 , 做的研究又很前沿 , 就让我感到:天啊 , 原来做科研这么有意思、这么重要 。 当时我就决定将来一定要去他实验室 。 ”白蕊说 。 当时 , 她正读大三 。
· 本科毕业时的白蕊 。
稍早时候 , 武汉大学同一实验室的师兄曾问白蕊:要不要出国深造?白蕊答复没有想过出国的事 。
“你要是在国内发展的话 , 就去国内最好的结构生物学实验室 。 ”师兄说 。
“那是哪个呢?”白蕊问道 。
“施一公老师的实验室 。 ”
这是白蕊第一次听到施一公的名字 。 她就去查阅了他的研究方向 , 发现他从事的就是人类重大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研究 , 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
可是清华拒了她 。
“90后” , 冲!
2014年 , 白蕊报名参加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暑期夏令营 。 当时 , 她已经拿到北京大学与中科院的offer , 她一心想去清华 , 拒绝了这两份offer 。
无奈 , 她没有通过清华夏令营的面试 。
“进不了清华夏令营 , 考研我也要考进清华 。 ”熟悉白蕊的人都知道 , 她是个执拗的女孩 。 她决定与清华“死磕到底” 。
推荐阅读
- 物理学上三大未解之谜,破解任何一个,人类文明都能大幅度提升
- 特斯拉临终前为什么要烧毁毕生手稿?他到底发现了什么?难道是记录了什么秘密?
- 史前人类遗留下的“高科技”,或能够证明人类已被毁灭过多次?
- 宇宙诞生于大爆炸,那么大爆炸之前的宇宙是什么?
- 圆周率已经计算到31.4万亿位了,为啥还要计算下去?看完涨知识了
- 杨利伟太空听到“敲门声”,13年后才知晓原因,幸亏他及时返航
-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 九位科学家荣获中国物理学会2021—2022年度物理奖
- 南极又出幺蛾子!最大冰山脱离南极洲,变成“冰山坟墓”有去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