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孩子偷买闲书,家长扬言“烧书店”:望子成龙,有多让人窒息?( 二 )


未免太异想天开了 。
实际上 , 问题的根源出在 , 有些家长习惯于将孩子的“失败”都抛给别人 , 而不愿意承认是自己“教子无方” 。
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 , 心理学专家徐浩渊曾指出 , 现代家长普遍存在一种焦虑的转嫁 。
“父母 , 尤其是妈妈 , 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 , 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 , 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 , 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 , 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 ”
有时这种压力大到孩子接受不了 , 就会致使他们做出一些叛逆行为 , 任家长怎么劝阻都不管用 。
这时 , 焦虑的他们 , 只好将心中一团怒火甩给社会 , 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动画片、书店等 。
尽管这样真的不能解决问题 , 但他们心里却能获得一些平衡 。
他们最大的错误在于:不从自身找原因 。
他们不了解 , 最好的教育一定是言传身教 , 对症下药 , 而不是盲目“甩锅” 。
在我看来 , 与其转嫁焦虑 , 不如家长自己努力成长 , 给孩子做好榜样 , 同时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 , 满满的爱 。
3
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 , 是中国家长的必修课
有句话说 , 人这一辈子 , 要接受三个普通 , 小时候要接受父母的普通 , 长大了要接受自己的普通 , 老了要接受孩子的普通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德峰 , 从儿子出生那天起 , 就满心期望儿子能考取复旦 , 超过自己 。
“从儿子出生那天起 , 我就想象着 , 一个儿子来了 , 从今天起我有儿子了 。 那一天 , 天空都特别晴朗 , 我就想着他将来比我做出更大的成就来 , 不要像我那个窝窝囊囊的样子 。 当时我对自我的评价不高啊 。 ”
于是 , 他一直小心翼翼地 , 尽力给孩子争取最好的教育资源 。
最好的小学、最好的初中、市重点高中……
儿子也很争气 , 成绩一直拔尖 , 但到了高考 , 却差一点连大学都考不上 。
面对高考失利 , 王教授先是感到崩溃 , 后来一个人默默骑着自行车兜风 , 内心才终于平静下来 , 也想通了一些事情 。
他觉得 , 自己一直以来莫名其妙地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到了儿子身上 。
但即使孩子考不上复旦 , 考不上大学 , 就一定是个失败者吗?做个普通人 , 就一定不好吗?
从此 , 他不再对儿子的人生指手画脚 , 而是允许他按照自己人生轨迹发展 。
虽然没考上好大学 , 但父亲的平和给了儿子莫大的自由 。 大学后 , 他从心底爱上了阅读 , 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 最终考取了伦敦学院 。

很多父母都不愿意承认 , 自己的孩子资质平庸 , 就是个普通人 , 总是“望子成龙 , 望女成凤” 。
而实际上 , 正是这种罔顾实际的迫切希望 , 往往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 甚至会破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 。
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说:
“望子成龙没有什么不好 , 哪个父母都这样 。 但问题出在标准上 。 我们家长总是用分数的标准 , 事实上这个方向就错了 。 应该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 只有成为他自己 , 他才能生活得幸福 , 潜能才能得到发挥 。 ”
只有真正敢于接受孩子的普通 , 才能与自己的内心和解 , 给予孩子最大的自由 , 让他有机会成为他自己 , 享受幸福的生活 , 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
即使不能成才 , 在某种意义上 , 让孩子做个快乐积极的普通人 , 也未尝不是一种教育的成功 。
【因孩子偷买闲书,家长扬言“烧书店”:望子成龙,有多让人窒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