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11.5万买电车,3个月后充不起电,店家:厂家远程给你锁了


男子11.5万买电车,3个月后充不起电,店家:厂家远程给你锁了


文章图片


男子11.5万买电车,3个月后充不起电,店家:厂家远程给你锁了


文章图片


浙江杭州 , 王先生花115000元买了一辆电车 , 准备拿来开网约车 , 可才开了3个月 , 就充不起电了 , 他联系销售 , 对方说是厂家远程锁定了 , 如果想要继续使用 , 需要签一份电池租赁协议 , 每个月800元租金 , 并且电池的归属就不属于他了 , 这买一辆车 , 电池竟然不是自己的 , 这算怎么回事?
王先生是在杭州开网约车 , 考虑到在城市里跑 , 油车毕竟费钱 , 于是 , 他在3个月前买了一辆新能源车 , 前几天车子突然充不起电了 , 起初他以为是充电桩坏了 , 就连续找了四五个充电桩 , 发现都不行 , 这才意识到不对劲 。
他赶紧联系汽车销售 , 对方说是电池厂家远程锁了 , 想要用得签租赁协议 , 这可让王先生傻眼了 , 自己买的整车 , 电池都是包含在内的 , 并且双方有合同为证 , 这些东西都应该属于王先生 , 怎么现在变卦了?#杭州头条#

其实 ,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 很多网约车都是采用的“车电分离 , ”电池租赁的模式 , 可是王先生说 , 自己并不属于这类情况 , 当时购买车子时 , 他特意让销售写了一份声明 , 确认11.5万的价格 , 是包含了电池的 。
由于和销售方协商无果 , 王先生车子一直无法使用 , 已经影响正常生活 , 无奈之下 , 他只能找到媒体 , 希望能帮帮他 。
记者陪同王先生来到门店 , 王先生拿出了购车协议和声明 , 声明上盖有公章 , 明确表示电池归购车人所有 , 一位负责人查看之后 , 询问这声明是谁开的?
旁边一名女销售小声的说 , 是她盖的 , 话音刚落 , 就被负责人骂了一句“你有病吧?”
然后 , 负责人转身想要离开 , 并顺手拿走了王先生的购车合同 ,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 , 把众人都看愣住了 , 这合同一旦让对方拿走 , 很多事都可就说不清了 。

王先生急忙上前阻拦 , 没想到负责人很强硬 , 想要硬闯出去 , 一番纠缠之后 , 经过记者协调 , 负责人将合同还给了王先生 , 王先生选择了报警 。
民警来之后 , 询问为何拿别人东西?负责人还想狡辩 , 说这合同与王先生无关 , 他当然要拿走 , 民警说白纸黑字写着的 , 还有监控为证 , 没经过王先生同意 , 不能随便拿走 。
有声明有合同 , 原本以为事情到这 , 也就结束了 , 可没想到 , 负责人还是不承认这份声明 , 说这份声明是员工的个人行为 , 他不知情 , 所以不会承认 , 如果他知道的话 , 是不可能和王先生签这种合同的 。 #律师来帮忙#
按照这位负责人的说法 , 11.5万的价格只是车价 , 并不包含电池 , 据了解 , 这辆车在4S店的价格是13.8万 , 但当时销售说的是可租可买 , 王先生选择的是买 , 可最后却闹成这样 , 他认为完全是销售方的责任 。
那么 , 销售方以“员工个人行为”为由 , 拒不承认合同属于什么性质?

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 , 什么叫个人行为?员工在你公司上班 , 销售车辆代表的就是公司的形象 , 车子卖的多 , 就是公司的牌面 , 一旦出事 , 就急忙撇清责任 , 说什么个人行为 , 这样做生意注定不会长久 。
而且 , 合同和声明上都盖有公章 , 合同就已经具有法律效应 , 若是负责人认为合同不对 , 想要更改合同内容或者价格等事项 , 那么 , 若是要变更合同内容 , 则需要当事双方同意 。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 , 当事人协商一致 , 可以变更合同 。 在协商变更合同的情况下 , 变更合同的协议必须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 任何一方不得采取欺诈、胁迫的方式来欺骗或强制他方当事人变更合同 。
而在这件事中 , 王先生明显是持反对意见的 , 负责人拒不承认 , 属于单方面违约 , 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 , 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公司负责人称不再过多解释 , 让王先生起诉吧 , 鉴于对方这样的态度 , 王先生准备通过法律途径 , 来解决此事 。
对于此事 , 有网友表示 , 远程就能锁电池!太可怕了!那它肯定也能锁车!自己的车自己都不能做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