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的真实面目与综合特性分析( 二 )



密密麻麻的毒株谱系
如果我们选择“放开”“躺平” , 无异于将生杀大权交予“敌人” 。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战胜者”向“战败者”投降的 。 如果有 , 那这样的蠢人必然是不配生的 。
另外 , 一旦形成“与毒共存”的大环境 , 广泛染疫人群就是活的流动的培养器 , 不仅变异方向不确定 , 而且变异类型将会千奇百怪 。
那个时候我们面对的将是“生死未卜”的糟糕局面 。
7.“新冠”没有生存压力目前 , “新冠”在全球已经形成广泛染疫的局面 , 具有庞大的染疫基数 , 因此 , “新冠”并没有生存压力 。 也就是说 , “致死率”高还是低不影响“新冠”的存活——死了这个还有下一个 , 所以不一定会选出所谓的“低致死率”毒株 。 相反 , 我们看到的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的毒株 , 为什么会这样?答:抢占“人口” 。

流动的人还是流动的培养器?
由此可见 , 新型“毒株”的胜出标准不是“致死率低”而是“传播速度更快” 。
盯住“致死率”却没有关注“染疫率” , 这是盯住了次要矛盾忽视了主要矛盾 。
通过以上对“新冠”毒性的分析 , 我们发现:“新冠”在社会面广泛染疫后毁坏力将大为不同 , 并且具有难以再次消灭、持续变异的特点 , 因此讨论“新冠”毒性不能抛开其所处的客观环境 , 也不能通过单一参数作为其毒性高低的判断标准 。
“以身养蛊 , 与毒共存”的危害之大 , 使得人与“新冠”没有“共存”的可能 。 人与“新冠”一旦“共存” , “新冠”将以另一种狰狞的面目示人 , 人与“新冠”的斗争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斗争 。 我们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