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最大天体有多大?把人类平均分布上去,你永远无法遇到另一人


宇宙最大天体有多大?把人类平均分布上去,你永远无法遇到另一人


文章图片


宇宙最大天体有多大?把人类平均分布上去,你永远无法遇到另一人


文章图片


宇宙最大天体有多大?把人类平均分布上去,你永远无法遇到另一人


文章图片


宇宙最大天体有多大?把人类平均分布上去,你永远无法遇到另一人


文章图片


就宇宙中的天体而言 , 卫星绕着行星转 , 行星绕着恒星转 , 它们三者的体积通常是卫星小于行星 , 行星又小于恒星 。 比如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之间的关系 , 月球的半径约为1737.1千米 , 地球的半径约为6371千米 , 太阳的半径约为696000千米 , 地球的体积是月球的49倍 , 太阳的体积则是地球的130万倍 。 对于人类来说 , 恒星太阳无疑是个庞然大物 。

月球、地球和太阳人类在夜晚仰望星空 , 看到的一闪一闪的星星 ,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恒星 , 因为只有恒星才会自主发光 , 这主要源于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
最初的宇宙中充满了星际物质 , 在星际物质相对密集的地方 , 就有可能形成星云 。 不过 , 与其他实体天体相比 , 星云的物质密度还是非常低的 。 星云的主要成份是氢 , 其次是氦 , 还含有一定比例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 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最壮观的星云是“创生之柱” , 它的图像令人类震撼 。

星云和恒星有着非常密切的“血缘”关系 。 当星云的密度大到一定程度时 , 它就会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渐收缩 , 体积变小 , 慢慢分裂成若干个团块状天体 。 这些团块状天体还会继续收缩和分裂 , 直到分裂为0.08到150个太阳质量时就不会再继续分裂了 。
这时候 , 各个团块反而会愈发聚集、演化 , 最终在引力的作用下点燃团块内的热核反应 。 这时团块内就有了两个作用力 , 一个是往里收的坍缩力 , 另一个是往外扩的压强力 。 当两个作用力形成一个动态平衡时 , 一颗恒星也就诞生了 。

恒星诞生以后 , 又会向宇宙中抛射大量的星际物质 , 成为星云的一部分原材料 。 因此 , 恒星和星云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
在宇宙中 , 恒星的数量多如牛毛 。 据天文学家估计 , 仅在银河系内 , 就有约3000亿颗恒星 , 人类在星空中看到的恒星 , 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
宇宙中的恒星众多 , 当然也有大小之分 。 一般认为 , 太阳在恒星当中属于中等大小 , 甚至中等偏下 。 换句话说 , 太阳在恒星这个群体当中并不出众 。

目前已知宇宙中最小的恒星叫作2MASS J05233822-1403022 , 是在2014年被天文学家发现的 , 它距离地球大约40光年 。 这颗最小的恒星质量约为1.79×10^29千克 , 只有太阳质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 它的半径约为62500千米 , 仅有太阳的9% 。
那么 , 目前已知宇宙中最大的恒星有多大呢?
1990年 , 美国天文学家查尔斯·布鲁斯·史蒂文森在对深红外探测数据的分析中发现了一个特殊的星团 , 这个星团位于盾牌座 , 距离地球约20000光年 。 它所处的位置比较偏僻 , 光度极高 , 并且正态运动略微不典型 。

星团是指恒星数目超过10颗以上 , 并且相互之间存在引力作用的星群 , 通常由十几颗到几十万颗恒星组成 。 在这个星团里面 , 有一颗被命名为史蒂文森2-18的恒星特别耀眼 。
刚开始的时候 , 天文学家估算史蒂文森2-18的光度接近44万倍太阳光度 。 不过后来经过修正之后 , 它的光度被估算到63万倍太阳光度 。 光度越大 , 意味着这颗恒星的体积就越大 。

史蒂文森2-18的半径约为15亿千米 , 大概是太阳半径的2158倍 。 而它的体积 , 则相当于100亿颗太阳的体积之和 , 或者相当于1.3亿亿个地球的体积之和 。
我们如果把史蒂文森2-18放在太阳系的中心位置 , 那么它的边缘将吞没整个土星的轨道(木星属于外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

如果把全人类平均分布到史蒂文森2-18的表面 , 那么每个人能占据7到8个地球表面积 , 也就是30多亿平方公里 。
人均面积达到30多亿平方公里 , 这是什么概念?如果每个人都站在自己领土最中间的位置 , 那么这就意味着相距最近的两个人永远无法遇到另外一个人 。
毫无疑问 , 史蒂文森2-18是目前已知宇宙中最大的一颗恒星 。 至于这颗恒星是怎么形成的 , 它的年龄有多少亿年了 , 目前处于哪一生命阶段 , 我们不得而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