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现在很多老人去世,子女在葬礼上没掉一滴眼泪?看完就明白了( 二 )


对于子女来说:虽然遗憾 , 怀念 , 但却也是需要去面对的事情 , 两者对冲之下 , 也就没有那么上心了 。
其二 , 有一些子女情感滞后 。
这里的情感滞后 , 出于两种情况 , 一种情况是不愿意把自己的悲伤留给外人 。
比如老人去世的时候 , 自己明明也可以嚎啕痛哭 , 但是白天的时候不哭 , 白天的时候表现得很平静 , 等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 , 自己想起老人来 , 就必然会嚎啕痛哭 。
自己左思右想怎么想 , 怎么难受 , 除此之外 , 还有一些人当时感觉不到什么 , 我到现在为止都记得 , 一次采访当中某位艺人说过的一句话 , 人在极端悲痛的情况下是哭不出来的 。
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 , 就比如自己老人去世了 , 明明非常伤心 , 伤心到连饭都不想吃了 , 连水都不想喝了 , 伤心到为什么不是我替老人走这一遭呢?
都伤心到极致了 , 面对老人去世的遗体时 , 自己在一旁却哭不出声音来 。

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忘记了悲伤 , 忘记了哭泣这种情况 , 你等个三天五天回过头再来看 , 他哭得比谁都厉害 。
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 , 他慢慢地想起来了 , 自己还有一件事情可以纪念老人 , 那就是嚎啕痛哭 。
其三 , 和老人有更多的矛盾 。
这种情况在现阶段非常普遍 , 主要原因在于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 收入也越来越高了 , 大家的生活水准也越来越提升 , 就出现了这种问题 , 为什么呢?


对于文盲父母来说 , 他们会用自己文盲的那一套理论 , 在乡村摸爬滚打的那一套理论来约束自己 。
而子女因为上过大学见过世面了 , 就觉得父母的某一些言论 , 某一些话太极端了 , 索性就和父母反目成仇了 。
这种情况其实是比较多的 , 但一旦拿出这一点来 , 又打了很多人的脸 。
大多数人都会说:不可能 , 不存在这种情况 , 但我们村子里就有好几起 , 最终导致的结果 , 就是老人和子女之间 , 老死不相往来 。
老人觉得自己花钱喂了狗 , 而子女觉得自己好不容易翻身做人了 , 要过一回属于自己的生活 , 要为自己的梦想努力 。
两者之间矛盾越来越多 , 代沟越来越大 , 如果在这个时间节点老人去世了 , 一部分子女的确是哭不出来 。
在这里也得说一句 , 子女不要一味地贪图自己的痛快 , 有的时候 , 也要考虑一下老人的想法 。
第2点 , 葬礼的忌讳在之前办白事的时候 , 我表姐的娘家人 , 就带着我一块出席葬礼 , 在出席葬礼时 , 娘家人那边突然来了一句 , 你瞧瞧这个参加白事没有?

没有一个人在这真心哭泣 , 全都在装样子 。
说完这句话之后 , 他也自顾自地装起了样子 , 当时我看到之后 , 只有一股恶心感 。
我在一旁说:你要是哭不出声音来 , 就别给自己做铺垫 , 正常的有哭的声音就行 , 可是你在这里非得说人家的坏话 , 人家不好 , 就你哭出声来了 。
人家子女什么情况 , 关你啥事 , 你非得在人家白事上去说这件事 , 有什么好处?
所以大家如果参加丧礼或者参加白事的时候 , 一定要明确一个基调 , 越是丧礼 , 越是白事 , 就越容易激发矛盾 。
你也不希望人家白事的时候 , 劈头盖脸把你一顿臭骂 , 说你狗拿耗子 , 多管闲事吧?
启示录我相信绝大多数的老人去世之后 , 子女肯定是悲伤的 。

但悲伤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 有一些人会乐极生悲 , 有一些人是悲极生乐 , 一些人痛苦着就莫名其妙地笑了 , 得了失心疯一样 。
一些人太过于痛苦 , 以至于连怎么哭都忘了 , 还有一些人 , 往往会出现一种极端情况 。
无论是何种情况 , 我们始终要明确一点 , 那就是老人去世之后 , 子女在葬礼上没掉一滴眼泪 , 这种情况的确有可能发生 。

真的发生了 , 你也不用大声尖叫 , 指着人家的鼻子说:人家不哭 , 再套用一句话 , 人家哭不哭 , 关你啥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