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本次任务自发射之日起持续26至42天 , 其中至少有6天将绕月球进行较远的逆行轨道(即与月球自转方向相反的自转) , 通过一系列方法 , 该任务将发射“CubeSat”类小型卫星以研究月球表面 , 并绘制宇航员着陆区的现代地图 , 之后 , 猎户座飞船将返回地球 , 然后 , 它将在其隔热罩的保护下进入大气层 , 并在太平洋着陆 。
“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使用太空发射系统(SLS) , 这是一种新型的航天器导弹发射系统 , 具有优越的性能 , 据美国宇航局称 , 它是该机构有史以来开发的最强大的发射系统 , 可以向月球发送约20吨的有效载荷 , 火箭顶部是名为“猎户座”的宇航员舱 , 这是迄今为止最新型的宇航员舱 。
带有“猎户座”宇航员舱的太空发射系统 (路透)
“阿尔忒弥斯1号”是对首次运行的导弹发射系统能力以及“猎户座”在太空工作和返回地球能力的测试 , 随着发射成功 , 预计下一次飞行将把宇航员送上月球 , 但他们不会出仓到月球表面 , 假设 2024 年第二次飞行成功 , 第三次——也就是最后一次——飞行将在 2025 年发射 , 搭载宇航员实际降落到月球表面 , 整个任务的总成本估计为 1000 亿美元 。
新敌人如此庞大的数额无疑让人质疑美国再次登月的目标 , 此举距离1969年阿波罗计划首次登月成功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 , 当然 , 我们可以预计政治动机在这样的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这个任务作为之前阿波罗任务的延伸 , 始于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的地方(在希腊神话中 , 阿尔忒弥斯是阿波罗的孪生姐妹) , 因此 , 美国政府的目标似乎是重振特权意识 , 尤其是在中国正在太空大踏步前进的氛围下 。
事实上 , 中国官员最近宣布了一项与俄罗斯联合建立月球研究站的计划 , 其中包括让宇航员永久驻留在月球上 , 此前 , 北京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各种成功 , 例如 , 中国探测器“嫦娥四号”于 2019 年 1 月降落在月球的背面 , 我们地球上看不到的另一面 , 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先例 , 中国电视台宣布了这一消息 , 展示了月球背面的照片 , 对这一成就感到非常高兴 。
【阿尔忒弥斯计划 为什么美国现在想要重返月球?】
“嫦娥四号”于 2019 年 1 月降落在月球的背面 , 我们地球上看不到的另一面 , 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先例
中国探测器旨在对该地区进行准确的地质调查 , 出于几个原因 , 其中包括澄清和研究月球两侧的区别和差异 , 另一方面 , 该探测器旨在进行生物实验 , 研究蚕、马铃薯和其他一些植物在月球另一侧如何生长发育 , 同时收集与射电天文学相关的重要观测资料 , 并从这个月球目的地的宁静中获益 。
当然 , 我们不能忽视中国口径500米的射电望远镜(五百米口径球面望远镜) , 简称FAST , 它由大约4500块金属板组成三角形 , 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望远镜 , 此外 , 中国航天火箭发射率连年攀升 , 而且 , 中国空间站已经开始运行 , 国际空间站将在不到10年内退役 , 此后 , 中国空间站将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 。
美国再次启程登月 , 其动力来自于竞争的挑战 , 以及借鉴了由5个国家建造、20个国家的宇航员使用的国际空间站的成功经验 。 在“阿尔忒弥斯1号”计划中 , 许多欧洲国家都参与了火箭和宇航员舱的建造 , 预计将有更多国家参与即将到来的任务 , 目前已覆盖21个国家 , 除日本和澳大利亚外 , 大部分为欧洲国家 , 这种科学外交加强了美国在其盟友中的地位 , 并表明 , 美国是一个不排外的科学进步中心 。
推荐阅读
- 中国航天落后了吗?美国抢在前面设计的充气防护罩,到底是什么?
- 保护更加遥远的深空任务载荷,美国宇航局新隔热罩结构测试成功
- 木卫二海底疑有火山,或许是适合生存之地,我们可以行动了?
- 飞三天出现13次故障!美国猎户座探月之旅不顺利,是技不如人?
- 美国新一代登月火箭升空,用20年前二手发动机,技术在中国之上?
- 人类的诞生与月球息息相关,那么月亮是什么时候就在空中了呢?
- 世界最大火箭SLS终于飞了,日本月面着陆器“搭便车”却出了故障
- 继续拍摄“地球升起”照片,NASA猎户座和SLS火箭拥有24个摄像头
- 韦伯望远镜在太空中捕捉到令人惊叹的原始恒星“沙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