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光大“十年浩劫”过去后 , 为了重新把汉绣工艺发扬光大 , 张先松开始捡起手工刺绣的老本行 。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 张先松设计出了许多精美的汉绣作品 , 如“汉绣九龙屏” , 因为其手工细致 , 绣品恢弘大气 , 张先松被授予“湖北省工艺大师”的荣誉称号 , 他对于汉绣非常痴迷 , 这一绣 , 就是近六十年 。
绣汉绣的五十六年间 , 张先松从来不以牟利为目的 , 他苦心钻研 , 彻夜绣出来的作品 , 几乎都捐给了博物馆 , 不收取一分一厘的费用 。 他每个月拿着三千元钱的退休金 , 坚持自己倒贴钱开展览 , 还倒贴钱收徒弟 , 他所有退休工资几乎都花在了自己创办的“荆楚汉绣传承园”上 , 他不抽烟不喝酒 , 为了省钱 , 教室内的家具都是从家里搬来的 , 他免费教人汉绣技艺 , 只有一个目的:不让这项源远流长的工艺失传 。
在采访中 , 张先松有些担忧:“我已经77岁了 , 绣不了几年了 , 我的徒弟们随时会离开 , 汉绣怎么传承呢?”诚然 , 张先松的徒弟中 , 只有一个是全职学习的 , 汉绣正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 而这个老人能做的 , 就是尽量的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 , 将汉绣发扬光大 。
【77岁大爷一身绝技无人传承,每月拿3000元退休金,倒贴钱收徒弟】作为我国民俗与风土人情的代表 , 汉绣已经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 然而在我国的各个角落 , 每年这种面临消失风险的工艺 , 还有很多很多 。 一批一批身怀绝技的老人去世 , 一个又一个的新生命在诞生 , 可是这种独特的工艺 , 却要要一代一代的失传 , 令国内外都痛心不已 。 在外人看来 , 汉绣可能只是一件简单的绣品 , 但是在张先松的眼里 , 汉绣却是我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 时代的变迁已经让一个又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泯灭 , 也
推荐阅读
- 见义勇为!男子听到呼救后立即跳入水中,救起两名落水孩子
- 老人赶集时看到有人卖鹿茸好奇上前看了一眼,结果花掉13000多元
- 以前稻田里多,听名字就让人害怕,如今却十分珍贵,2000元/公斤
- 79岁老人,儿子意外去世,留下2个年幼的孩子,她每月接济儿媳妇3000元
- 76岁父亲患病后急需手术,三个女儿拒绝签字后称:治好了也没人养
- 高龄津贴是每满5年提高一个档次吗?年满65岁能领取吗?
- 房款都给小儿让大儿养老,大儿媳拒绝,母亲让大儿离婚:想坑我吗
- 老伴(写的太好了)
- 68岁大妈悔恨:只因不好意思拒绝,儿子婚房让人白住了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