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霸凌女生后续“未成年”是否成为校园霸凌者的“保护伞”?

【被霸凌女生后续“未成年”是否成为校园霸凌者的“保护伞”?】

被霸凌女生后续“未成年”是否成为校园霸凌者的“保护伞”?



近期发生的两起校园霸凌案件 , 耸人听闻 , 施暴者“报警也没用”“我们都没成年”的狂言更是触目惊心 。 由此可见 , 消除校园霸凌刻不容缓 。
近日 , 四川绵阳三台县一名13岁女学生遭校园霸凌 , 三名女生轮番扇耳光、用脚踩头 , 施暴者一边打一边还威胁被打女生不准报警、告诉家长 。 另一起发生在河南鹤壁 , 一名家长在网上发文称16 岁女儿惨遭校园霸凌、长期威胁 , 施暴者手段极其残忍 , 甚至与他人视频通话炫耀 , 被霸凌女生已经到了精神失常的地步 。

网络流传视频截图
四川三台警方从视频开始流传就着手调查 , 两个小时内就将施暴人员全部抓获 , 并连发两条警情通报 , 公布处理结果 , 化解谣言 。 河南鹤壁山城区教育体育局在事发几天后发布通报 , 称涉案人员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已对受害人进行心理疏导 。 据11月22日最新消息 , 鹤壁校园霸凌事件涉事副校长被辞退 , 班主任被解聘 , 施暴学生被开除学籍 。
警方用实际行动打破了施暴者“我们都没成年”“报警也没用”的妄想 , 《未成年保护法》是保护权益受到损害的未成年人 , 不是未成年施害者的保护伞 , 知法犯法、轻视法律 , 必受严惩 。
此外 , 据媒体报道 , 79%的校园霸凌不为人知 , 很大程度是学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理态度 , 客观上包庇纵容了霸凌者 。 可以说 , 学校的漠视和霸凌本身一样可怕 。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已经从身体、语言、财物、社交和舆论五个方面对校园霸凌作出了定义 , 学校更该细化规则 , 规范处理 , 让霸凌没有模糊地带 。
我们期待校园凌霸顽疾能早日清除 , 还校园一方净土 , 还孩子一份安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