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万物由道而生 , 虚无形 , 其寂冥冥 , 万物之所从生 。 冥冥 , 表示幽远之貌 。 即是说道虚空无形 , 寂静幽远 , 万物依其而生 , 因之而成 。 不仅万物的生由道安排 , 【黄帝四经】并且更进一步解释说 , 万物的生死成败 , 炎祸福报 , 也都由道决定 。 反过来说 , 要想明白万物生死成败 , 灾祸福报的道理 , 也势必要探索其源 , 就是要了解道 。 所以说 , 故同出冥冥 , 或以死 , 或以生 , 或以败 , 或以成 , 祸福同道 , 莫知其所从生 。 见知之道 , 唯虚无有 , 良有以也 。
此外需要说明「道」化生万物的主导性:阴阳备物 , 化变乃生 。 万物之多 , 皆阅一空 。
阅 , 总持、总掌的意思 。 空 , 读为孔 。 一空 , 即是指道 。 前者是言道 , 透过阴阳的变化 , 产生万有 。 由于道兼具阴阳合和之状 , 是属于混合的形态 , 未分阴阳 , 是以必须经过阴阳的变化 , 相反对立 , 质量互变 , 方能化生一切存在者 。 故谓阴阳备物 , 化变乃生 。 后者是言道 , 主宰万物 , 掌控万物 。 由于万物是道所化生 。 因此 , 道自然就具有总掌万物的能力及作用 , 所以说万物之多 , 皆阅一空 。
然而 , 对道较为清晰完整的宇宙论叙述 , 见于【经法·论第六】:
天执一 , 明【三 , 定二】 , 建八正 , 行七法 , 然后【施于四极 , 而四极】之中无不【听命】矣 。 蚊行喙息扇飞蠕动 , 无(不宁其心 , 而安其性 , 故而)不失其常者 , 天之一也 。 天执一以明三 , 日信出信入 , 南北有极 , (度之稽也 。 月信生信)死 , 进退有常 , 数之稽也 。 列星有数 , 而不失其行 , 信之稽也 。
此段内容中 , 一是指道 。 二是指阴阳;三是指日、月、星辰 。 七法是指明以正者 , 天之道也 。 适者 , 天度也 。 信者 , 天之期也 。 极而(反)者 , 天之性也 。 必者 , 天之命也 。 (顺正者 , 天之稽也 。 有常)者 , 天之所以为物命也 。 此之谓七法 。 八政是指八种政令 , 即春、夏、秋、冬、动、静、内及外等 。 四极是指四方 , 即整个天下 。 信是指确定 。
换言之 , 道经过阴阳化生日月星辰 , 生成了万物 。 再经过阴阳的定位 , 阳尊 , 阴卑 , 以构建【七法】、【八政】 , 以此施行天下 , 使天下万物无不听命 。 同时 , 道是一切万有的本源 , 恒一而定 , 是以天下万物 , 包括了各种动物 , 甚至日月星辰 , 都能依其客观规律而生存发展及运行不辍 。
因此 , 【黄帝四经】所构建的宇宙论 , 是以道为主轴 , 经过阴阳二气的变化 , 生成一切万有 , 进而构建了社会国家的政治制度及人伦关系 , 是极为细致延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