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对于文旅行业来说,网红到底是\仙丹\还是\毒药\?( 三 )


大众体验:从小到多 , 从聚焦到升华 , 从产品到活动、节庆等形成完整体验;
品牌形成:建立高阶、高适应的网红文旅品牌 , 从产品导向到品牌导向 。
五、对于行业从业者而言 , 我们认为应该从这些方面重新思考:
1、需要全体行业从业者回归到对产品的尊重和重拾对打磨优秀文旅产品的耐心上 。 因为没有任何网红是有持久生命力的(茶卡盐湖退潮、广州深圳超级文和友的业态调整、玻璃类产品对山岳景区魔力不再等等……) , 因此需要我们对产品的打磨要基于长远的艺术生命力上 , 而不是\"短平快\"的标准网红产品 。
2、让“艺术家”主导行业美的表现和形态 , 而不是单纯工厂师傅和设计单位的“描图员” 。 阿那亚以“建筑美学”的形式 , 让不同艺术家参与园区的建筑设计 , 才营造出不同风格但又统一于阿那亚语言的设计作品 , 从而才能让两个性冷淡风的教堂和图书馆 , 呈现持久的生命力 。 文旅从业者和设计单位缺少对于色彩、光线、建筑等的训练 , 就像国外的无动力乐园都是“建筑事务所或者艺术家”设计的 , 而我们国内都是厂家或与厂家紧密联系的设计单位设计的 , 自然就缺少了长久生命力的“艺术品” 。

3、行业需要回归到事务发展的本质上来:再网红的餐饮 , 只有菜品好吃服务好才能长久 , 再炫的场景营造只能对初次消费有吸引力而存在长久竞争力;再网红的山岳景区 , 也需要用心挖掘“别样山水的自然景致” , 这才是根本 。 一旦山水树木朝阳晚霞等自然资源成为新的产品生产力的时候 , 这才是真正的无可替代的和最低成本的 。 黄山的迎客松、泰山的观日出、老君山的落雪惊鸿宴无不如此 。 回归事物本来的发展路径 , 才是行业发展的根本;
4、行业从业者 , 要增加对知识产权的敬畏和对原创产品的能力 。 简单粗暴的模仿、设计制作等 , 让我们所提供的的产品已经与九零后、零零后为代表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供给不充分不完善的矛盾”越发凸显 。 减少为行业提供“短期兴奋剂  长期产品垃圾”的内容 , 才是根本 。 要用为一个产品服务十年的恒心 , 去与甲方共同打磨一个景区、项目、产品的艺术品!
5、网红是一个解决产品视角的方法论 。 就是我们需要用网红的思维赋能文旅产业升成、作用于传播路径、打造吸引物等方法上 , 才能让“网红”不成为过眼云烟 , 稍纵即逝 。

写到最后 , 网红不是解决文旅行业\"一法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 也不是不可接触的毒药 。 文旅行业的任何发展 , 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方法论 , 只有利用好网红的方法 , 回归对行业事物本质的关注 , 才能让行业健康发展 。 对于投资方而言 , 要多一些耐心 , 少一些捷径思维 , 多一点艺术品味;规划设计从业者要有对这个时代负责的态度 , 引导行业艺术化而不是庸俗化、原创作品而不是复制粘贴 , 对的起行业那句“老师”的称呼;对于各类行业生产厂家而言 , 多用创造性艺术品做精品化 , 多用定制化的能力做差异化 , 多用能工巧匠、艺术师、设计师 , 从根本上真正提高产品的档次、质感;对于政府部门而言 , 多引导对城市品牌的提升、调性的拉动、小品和景观的构建 , 才能让网红城市更持久、长久的红!
作者介绍
作者:檀英辉
一个20年文旅行业践行者和思考者
带领团队始终在文旅一线从事项目投资、景区管理、文旅策划、战略咨询等工作
近两年主要研究和实践方向:
用研学和营地教育方法论 , 构建万有引力的景区
用七维一体的文旅策划新理念 , 创新文旅策划业态
文旅项目新商业能力建设的八个空间
……
【北海|对于文旅行业来说,网红到底是\仙丹\还是\毒药\?】(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推荐阅读